两会“娜”么说之第四说:“天线”与“地气”并重  机遇与挑战共存

2018年03月06日18:58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又到一年两会时,听听两会“娜”么说。各位好,我是老娜。今天咱们继续用声音的方式记录两会,感知两会。

在今天节目的开始,有这样几个成语,老娜想先分享给大家,“内外兼修、厚积薄发、卓尔不群、独领风骚!”您猜一猜,这么“带感”的词儿,说的是谁呀?这说的呀,就是咱中国经济!

五年来,咱们国家经济实力又跃上了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过往五年中,位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中国人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结构升级、质量和效益提高、发展新动能成长壮大、创新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全体国人都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感到由衷的骄傲,正如老娜的同事昨天在采访来京参会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时候,代表和委员们说道的,“现在是中国人最幸福的时代”,您听,一句“最幸福的时代”是不是说出了咱每个中国人的心声。

不过啊,面对成绩,也不能盲目自满,李克强总理也在报告中提到了,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及其外溢效应带来变数,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还有很多坡要爬、坎要过,需要应对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

没错,安不忘危,兴不忘忧!唯有如此,才能继续稳步发展。

拉回两会现场,今天是3月6号,大会进入第四天。两场记者会格外引人关注,仔细听下来,老娜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天线”与“地气”并重,机遇与挑战共存。

“天线”与“地气”并重,说的是,发布会是个纽带,一边连着民生所系,一边连着两会现场,发布会上提及的问题都是咱们切实关心的问题。比如,有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大联合奖惩力度,让失信者受到惩戒,守信者获得激励,打造一个好的信用环境;再比如有关“冬季天然气保供”的问题,如何进一步确保在特别需要的突发或者是极端情况下供应不出问题,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天然气保供保暖方面客观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再比如有关“营商环境改革”的问题,如何不断改善全国各地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公民在生产生活方面更加便利,让我们的经济更有活力……每个问题都是社会普遍关切的接地气的好问题,每个回答也都切中了公众的实际需求,折射了顶层设计过程中的系统思考。

机遇与挑战并存,说的是,记者会上,相关负责人的回答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直面问题,谈到了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各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比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在回应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提问时谈到的,2017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非常错综复杂严峻,“黑天鹅”事件不断,“灰犀牛”事件也有;再比如在回答记者有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提问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谈到的,到目前为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还需要不断完善;再比如在回答记者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提问时,张勇提到的,在农村不少地方缺少生机、缺少活力,主要是老人和孩子留守,“空心化”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反映出了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等等。

直面成绩,同时客观地看到未来发展的问题,这都充分说明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需要我们清醒地审视问题,居安思危、知危图安。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我们知道,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回顾过往,中华文明能够不间断五千年薪火相传,中华民族能够越过历史的沟沟坎坎、经历一次次生死存亡的考验走到今天,忧患意识功不可没。在危世,忧患意识唤起亡国亡种的危机感,激起奋发图强的精气神;在盛世,忧患意识唤起人们在繁荣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存在的问题与风险,防微杜渐,化解矛盾,才能保持盛世欣欣向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就曾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看到成绩的同时,清醒客观地审视问题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才能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在各项具体工作中,下好先手棋、把握主动权,有效化解风险挑战、确保完成目标任务,确保中国梦的航船破浪前行,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关于这一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在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今天的两场记者会上,老娜都听出来了,相信您也一定听出来了。

好了,今天的两会“娜”么说就先说到这里了,又到一年两会时,听听两会“娜”么说,我们下期再见。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半亩方塘工作室 赵婀娜 于小珊 赵博闻 宋润舟)

(责编:冯人綦、曹昆)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别策划

    两会进行时
    我为政府工作报告献策
    民民跑两会
    听懂两会
    捎句话
    人民网评
    健康中国人

两会调查

    2018两会热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