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 今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就“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刘永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现在扶贫搬迁的关键问题是,搬迁以后要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也就是后续要配合发展产业,让民众通过自己的劳动能有稳定的收入,这才能叫脱贫。
以下为记者会实录:
记者:李克强总理在前两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五年以来,我们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其中李克强总理专门提到一个数字,在这过程当中我们实现了有超过800万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可以说易地扶贫搬迁成为降低我们国家贫困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请问刘永富主任,在扶贫搬迁过程中怎么样去化解成本比较高的问题,在后续扶持和防止返贫的问题上怎么做到平衡?
刘永富:这个问题很重要,大家都很关心,我看昨天记者会上给国家发改委何立峰主任也提了这个问题,当然我还愿意继续回答这个问题。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国家决定在“十三五”期间要对1000万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在这个实施过程中,还有一部分会是同步搬迁的人员,所以总规模会大于1000万。这是一项大工程,也是这一次脱贫攻坚的一场硬仗。数量相当的大,工作量也相当的大。我们要明确易地扶贫搬迁是什么含义?就是对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的贫困人口,把他换个地方。因为他住在这个地方,地理的、自然的条件,没有土、没有水这样的地方,扶贫是年年扶、年年贫,所以必须要换一个地方。另外,这个地方就住了一二十户,你要给他修几十公里的路,要花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成本还更高,还不一定能脱贫。特别是有的在生态脆弱的地方住着,破坏生态环境,所以也应该帮助他们搬出来。搬迁是一项复杂工程,首先要选点选好,搬到哪儿,老百姓愿不愿意搬,这一系列工作都需要我们去做。至于你讲的成本,确实比较高,但是我认为相对于我刚才说的这些原因,该花的成本还得花,要不怎么叫脱贫攻坚呢?不然的话,他永远在那个地方待着,永远是绝对贫困人口,所以该花的成本还是花,这个成本花的也是值的。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搬迁以后,我们常讲的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就像你刚才讲的后续产业要有,如果你没有后续产业,光搬迁换个地方不代表脱贫,只有换了地方,而且配有了产业,通过自己的劳动有稳定的收入,这才能叫脱贫。所以我们的投入一部分是盖房,一部分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还有一部分就是后续产业的发展。我们现在这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老百姓非常的拥护,从搬出来的人来看,多数是已经开始逐步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