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3日05: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周红波代表(广西南宁市市长):
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行了部署。南宁市坚持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加快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建议南宁服务好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版”,延伸展会价值链;建好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把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建设为数字经济基地,积极构建面向东盟的信息服务枢纽。同时,建议南宁积极参与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促进物流产业集聚发展;争取设立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动形成面向东盟的区域性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本报记者 庞革平 刘佳华整理)
阚全程代表(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投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分级诊疗,这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所在。但是,基层医疗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很突出。推进分级诊疗,建议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方面下大力气。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织牢全民健康“网底”。基层医务人员薪酬普遍待遇偏低,建议大幅度提升他们的待遇水平,让基层医务人员有奔头、有盼头。分级诊疗体系也是解决“看病难”的关键举措。建议加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广和医联体建设,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模式,实现小伤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更方便。
(本报记者 马跃峰整理)
李言荣委员(四川大学校长):
建议国家设立西部人才基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当前,在东部发达地区人才争夺激烈,西部却远未形成人才吸引力的情况下,西部高校在很大程度上应立足于自己培养人才。
建议针对西部高校,由国家联合地方政府成立“西部人才专项联合基金”,助力西部高校培养和引进人才。建设“双一流”大学及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都需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西部高校给出的物质待遇普遍比东部沿海地区低,吸引高端人才难度更大。除学校给予人才的特别薪水待遇外,可以由专项基金为人才补齐与东部沿海高校相匹配待遇的差额部分。
(本报记者 张 烁整理)
王俊峰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
倡议制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公约
政府工作报告将“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作为2018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但目前尚没有一个参与国共同认可、规定相关各方权利义务、具有国际公约性质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基本文件,推动缔结有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公约,可以进一步增强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和接受。
建议由我国政府倡议并推动与相关参与国共同制订针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地区性国际公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公约,巩固和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现有成果,加强各方合作共识,建立“一带一路”争端解决中心,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建立国际法保障机制。
(本报记者 王比学整理)
卢禹舜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
完善艺术创作的激励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美术尤其是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主流美术,要直面人民在文化方面的新需求,解决“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直面新矛盾,弘扬真善美。
建议通过设计和制定适应不同层面艺术家情况的激励机制,将艺术家的文化责任、课题任务与个人理想价值的实现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发挥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和能动性,既有高度,也“接地气”;进一步创新和丰富展览与成果展示、解说、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科技手段、新传播方式,加强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此外,加强主流美术与校园的交集活动,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中尝试和开发更丰富多样的合作和社会服务活动,让更多优秀作品走到大家身边。
(本报记者 史一棋整理)
冯艺东委员(山东东营市副市长):
提高知识产权侵权违法成本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不强,保护体系不健全,侵权成本低等。
建议从立法源头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侵权违法成本。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切实保障科研团队和个人在成果转化中的收益,鼓励以地区或高校联盟为主体搭建统一的校企对接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加快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设立专利转化风险投资基金、给予相关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鼓励专利权人和企业更加注重专利实用效果,降低专利维持费用,降低企业知识产权拥有成本。
(本报记者 杨 昊整理)
刘若鹏代表(广东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
建立新型研发机构评价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近年来,广东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市场化运作,有效贯通了基础应用研究、技术产品开发、工程化和产业化。
现在,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运行与协同创新涉及地方政府、高校等多方主体,难免存在决策程序繁杂、多头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文件,对新型研发机构身份进行界定,建立新型研发机构评价支持体系,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等,从而为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增添动力。
(本报记者 张 洋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13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