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惊喜|睡前聊两会

2018年03月14日23:34    来源: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思聊图标.png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2017年,一个个“全球性时刻”在中国惊喜上演,为中国“圈粉”无数。2018年,中国的“主场外交”又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惊喜?

  近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外交部长王毅透露,中国今年将举办四台“主场外交”活动。4月在海南举行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旋律是改革开放;6月在青岛召开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主旋律是弘扬“上海精神”;9月在北京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主旋律是“一带一路”;11月于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旋律是市场开放。

3.14-21.png

  四座城市,四个主题。但无论是交流发展方略,还是改善国际秩序,“开放”都是不可回避的关键词。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不惑之年,40年的中国发展史,也是一部向世界打开大门的开放史。从中美建交到特区建设,从汇率并轨到中国入世,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正是因为中国摸着石头过河、杀出一条血路,才跟上了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并以“中国节奏”阔步前行。

  习近平主席曾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说:“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这正是因为,高水平的开放推动了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呼唤更高水平的开放。当“中国制造”从地摊便宜货变成出口抢手货,当“一带一路”星星点点的沿线项目成为友好合作的有力注脚,当中国以超过美国、日本及欧元区国家总和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而成为世界经济压舱石时,中国不单承担了让13多亿人过上好日子的使命,更肩负着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责任。正因此,世界普遍看好中国,正如一位外国专家所说:相信中国能够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注入发展活力。

3.14-20.jpg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逆全球化的声音不绝于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成为一些国家以邻为壑的借口。而中国,仍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不断扩大合作共赢的空间。举办主场外交,就是提供舞台,让各国政府凝聚守望相助的共识,让各国企业家共享精诚合作的商机,让专家学者为世界发展把脉开方。“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中国试图传达这样的理念:主场外交不仅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会议成果不仅属于与会国,更属于全世界;主场不是主宰,与其中国独唱、一枝独秀,不如各国合唱、百花竟妍。

  曾几何时,西学东渐为17世纪的中国带来启蒙的微光;而当中国真正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世界开始自觉聆听中国的乐章,“中学西渐”的画卷渐渐舒展。近日,《司徒看两会》的系列短视频在网上热传,一位在中国居住了十年的英国青年,用他的视角解读中国政治。采访中国工匠,参观中国企业,学习中式亲戚称谓,在双十一享受“剁手”快感……“中国风”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像司徒这样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中国通”早已不再是少数汉学家的专利。在中国,他们触摸着现代城市与美丽乡村的律动,享受着扫码支付和共享单车的便捷,西方话语里中国偏见逐渐化解,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触手可及。 

3.14-22.jpg

  有人说,进入2018年,法国总统、英国首相、荷兰国王等外国政要纷纷来华访问,中国仿佛开启了“欧洲时间”。其实,当中国产品、中国企业、中国经验被各国认可,世界何尝不处在“中国时间”?40年来,中国一头扎入世界经济的大洋,虽然甘苦自知,但却遍览沿途风景,磨练了水性泳技。5年来,与中国建立伙伴关系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达到了100个左右,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实现全覆盖。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办好主场外交,不单是自己的事,更要让外国友人走近、读懂开放的中国,共享发展新机遇。(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石羚)

(责编:冯人綦、曹昆)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别策划

    两会进行时
    我为政府工作报告献策
    民民跑两会
    听懂两会
    捎句话
    人民网评
    健康中国人

两会调查

    2018两会热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