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不难 日子更甜(天天听两会·青创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刘维涛

2018年03月15日06: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很多人都有到政府部门办事,遭遇“踢皮球”的经历,那份心情一定是沮丧的。两会前夕,一位网友在人民网“两会来了,我托书记省长捎句话”活动中沮丧地留言:为了一份出生日期的修改申请,“往返了8次,640多公里,一直未果。”

这位网友如果留意两会新闻,沮丧也许变成了期待。民意诉求与会场强音同频共振,是两会的一大看点。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交大会审议,大刀阔斧的机构调整,其重要目标之一,便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代表委员们纷纷谈到此次机构改革的历史和现实必然性。基层老百姓办事难,有发展的原因,也有行政运行机制的原因,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责脱节,一些政府部门职责划分不科学,导致职责缺位和效能不高。这也是为什么转变职能说了很久,一些地方的老百姓感受到的变化却不明显——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变成了“门好进,脸好看,事还是难办”。

放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刻度上,这份改革方案体现出的大格局和大气魄,令人深感振奋,也彰显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与勇气。

与此相印证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一些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从温州街头的一个鞋匠到如今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南存辉委员的奋斗史可谓改革开放40年历史的缩影。“当时多亏给我们这些敢闯敢拼的人‘松了绑’,才成就了一代人。”南存辉说,“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一定会进一步推进职能转变,再一次为市场松绑。”

党的好政策加上好的营商环境,是浙江民营经济长期称雄带来的重要启示。发端于地方实践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上升到国家层面,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令不少代表委员尤其是企业界的代表委员感到欣慰,王茜委员说:“这项改革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更有利于初创企业提振信心,将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连日来,“最多跑一次”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频句,与此相对应的是各地表达的“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锣鼓听音,说话听声。两句话表达了一个共识:政府应进一步简政放权、进一步转变职能。

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一公里”不打通,下放的权力就可能被中途截留,无法真正抵达群众和市场中去,改革的红利就无法释放出来。改革开放至今,我们上下求索,探求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认识越来越深刻,行动越来越果敢,政府拿起刀,刀刃向内,削自己的权,自我革命,自我完善,为的就是走出一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路子。

这样一条清晰的路径,我们没有理由不继续。坚定地走下去,让权力不再任性,市场的空间将大大拓展,社会的创造力会强力迸发,中国的发展也将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推动伟大事业阔步向前。

到那时,老百姓从改革发展中分享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不只是“有事难不住”那么简单了。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15日 15 版)

(责编:李栋、闫嘉琪)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别策划

    两会进行时
    我为政府工作报告献策
    民民跑两会
    听懂两会
    捎句话
    人民网评
    健康中国人

两会调查

    2018两会热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