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7日05: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曾光安代表(广西柳工集团董事长)
打造西部经济新增长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曾光安代表建议,支持在西部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曾光安建议,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传统优势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推进、服务型制造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重点工程和项目。进一步统筹政策资源,支持示范区先行先试,通过产业金融政策更加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本报记者 庞革平 刘佳华)
熊群力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董事长)
加快建设智能制造强国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至关重要。熊群力代表建议,加快建设智能制造强国,应着眼于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研究开发,使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创新形成不同产业、不同产品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熊群力建议,制定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并主导制定智能制造关键领域的国际标准,鼓励企业优先选用国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本报记者 赵渊杰 高 炳)
郑月明代表(联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与科技成果数量和专利数量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有较大提升空间。”郑月明代表建议,鼓励建立企业牵头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联盟,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联盟+平台+基金”三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和运营平台,将创新能力、运营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资本结合起来,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引导科技创新资源与地区产业优势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谷业凯)
雷军代表(小米科技董事长)
鼓励民企融入一带一路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化,民营企业‘出海’成为势所必然。建议国家成立‘一带一路’服务中心,并以此为基石建立起综合服务平台。”雷军代表说。
雷军建议,建立与政府各相关部门、民间商会、金融保险机构等各方的联席机制,收集整理境外投资项目信息,并建立“出海”项目库,及时组织企业进行针对性推介对接;支持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相互配合,在产业、业务上分工协作“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作项目。
(本报记者 金正波)
周云杰代表(海尔集团总裁)
掀起中国制造品质革命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龙头企业要发挥核心带动作用,特别是加快建设基于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周云杰代表建议,分类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全周期、全流程、全生态的新型工业生态体系。加强对具有推动、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平台的扶持与支持;明确主导企业并制定激励政策,从需求侧角度出发,以大规模定制为核心,打造有创新活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共创共赢的生态体系。
(本报记者 王 沛)
朱明跃代表(重庆猪八戒网络公司董事长)
呵护共享平台健康发展
“共享经济平台是互联网时代基础设施,其本质是资源配置市场化,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朱明跃代表认为,资源配置市场化带来了利益分配方式的重新变革,就是共享平台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高了社会生产要素之间的连接效率。共享经济并没有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颠覆和再创造,而是通过市场手段盘活资源,缩短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距离,实现新旧动能间的转化。管理部门要进行包容审慎的监管,呵护共享平台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李 坚 蒋云龙)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17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