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張興贏發言(記者 於凱 攝)
人民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於凱)3月7日下午,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農業界別聯組會上,委員們展開了熱烈討論。全國政協委員張興贏發言時提到,糧食安全與社會和諧、政治穩定、經濟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他強調,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復雜形勢下,做好“三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其中首先要保障高質量的國內糧食安全生產。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對今年糧食安全提出挑戰
“氣象不僅要管天,也要落地,氣象為農服務一直是我們氣象科技工作者長期致力的重要工作,許多部門也都設有相應的支持單位。”全國政協委員張興贏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央氣象台設置有專門的農業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有專門的農業氣候服務業務,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有專門的農業遙感科技服務團隊。”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生產既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也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資料。張興贏指出,中國是糧食生產大國,連續14年糧食豐收,很容易淡化了國人的飢餓感,但是人們也要清晰地看到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並不容樂觀。國家統計局2月28日發布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全年糧食產量65789萬噸,比上年減少371萬噸,減產0.6%,這與去年頻發的災害天氣直接相關。
“近年來我國氣象災害呈現趨強趨重的特征,尤其是暴雨洪澇、高溫熱浪事件增多,登陸台風增多增強,都會對農作物的產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張興贏表示。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預測,今年中國汛期降水“南多北少”,旱澇災害較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台風強度偏強,都對今年糧食安全提出了挑戰。
天氣氣候條件將對作物品質和種植結構產生重要影響
“天氣氣候條件不僅對糧食產量有影響,而且對作物品質和種植的結構也有重要的影響。” 張興贏認為,中國當前正處在一個天氣和氣候多變的時代。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公布的報告,2018年的全球平均表面溫度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高出1.0°C,過去四年為1850年有觀測記錄以來全球最暖的年份。1951-2018年,我國年平均氣溫呈現每10年升高0.24℃,是同期全球平均(0.12℃/10年)的2倍。2018年,我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54℃,其中春、夏兩季全國平均氣溫均創歷史新高。
從更長期的農業氣候研究表明,按照目前的升溫速度,由於溫度升高造成農業用水減少和耕地面積下降,將使中國2050年的糧食總生產水平比2005年下降14%-23%。
“溫度升高將加劇中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特別是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情況更為嚴重,干旱使得農作物的生長緩慢甚至停止,造成欠收或絕收。” 張興贏認為氣溫升高還會對害虫的繁殖、越冬、遷飛等習性產生明顯影響,加劇病虫害的流行和雜草蔓延。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如何科學地避害趨利,最大程度減輕自然災害對糧食安全帶來的影響成為張興贏等氣象科技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主要方向。
“農業涉及面非常廣,影響糧食安全的因素也較多,這是名副其實大農業的概念。”他說,“拋開社會和經濟因素和影響,當前我國散落在不同部門的農業科技大數據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對糧食生產的科技保障發揮的不夠充分,對農業科技的市場培育還有待加強,在大農業科技服務上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借助各行各業力量,共同保障糧食安全生產
面對存在的問題,張興贏提出三點建議,分別是提升糧食安全生產的智慧化水平、增強糧食安全生產的保障能力、激活糧食安全保障的市場作用。
“要統籌全國的農業服務資源,建立星空地一體化的農業立體監測體系,建設智慧農業大數據服務平台,利用現代化的遙感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全球定位系統,集成氣象氣候、地理區劃、土壤墒情、水利農情等大數據信息,對農業生產形成全生命鏈周期的科技指導服務。”張興贏表示。
他還提到:“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橫跨熱帶到北溫帶、東西橫跨海洋到內陸、垂直分布從海平面到世界屋脊,農業氣候資源豐富多樣,應大力使用先進的衛星遙感等科技手段,盡快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氣候區劃,重新科學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做到因地制宜。同時,應該把人工影響天氣技術納入糧食生產的業務保障體系,在人工增雨減少旱情、人工消雹減少農作物損失等方面建立體系化、業務化的大農業科學生產體系,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糧食安全保障光依靠政府和專家還不夠,應該以提高經濟效益和創新商業模式為導向,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國有農業大數據服務企業。
張興贏建議面向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業態,發展農業氣象災害影響預報、農業保險氣象服務,提升面向現代種業、畜牧業、漁業、林業以及農業生產全程等的氣象服務能力,逐步拓展面向農產品倉儲、加工、物流、銷售、溯源、期貨等的新型農業氣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