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經濟界別委員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人民網記者 李彤 攝)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 (記者李彤)當前,如何幫助民營經濟應對發展中的階段性問題,走向更廣闊的舞台?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受訪政協委員紛紛給出自己的建議。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表示,政策支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穩定的法治環境。穩定民營企業的預期最重要的兩方面,其一是平等發展公平競爭,其二是長期穩定的環境。
“要切實解決形式上平等,實際上不平等的問題。近幾年在放寬民營企業准入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但是‘彈簧門’‘玻璃門’‘旋轉門’的現象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地方放寬民營企業准入后,民營企業在其中的話語權和決策權不多。” 劉世錦說,要進一步注重政策的執行力,注重梳理可復制、能推廣的案例引路,對外開放更要對內開放,特別是對民營企業開放。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工商聯主席劉勁鬆表示,一系列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有些是具有普惠性,有些需要企業自行申報要“搶的”。相比較大型民營企業有百余人的智庫團隊,絕大多數的小微企業缺少研讀政策的能力,需要有關部門加強對政策的解讀。
“此外,建議搭建政策集成發布與查詢的平台,通過‘政策超市’的形式將分散在各部門間的政策要點梳理出來,分類推送、集成推送,提升政策的落地效率。” 劉勁鬆說。
為民營企業“鬆綁”,減稅降費是核心話題。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為支持企業減負,各級政府要過緊日子,想方設法籌集資金”。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經濟學系主任楊德才認為,減稅的同時也要“簡”稅,要進一步簡化相關流程手續,跟蹤調研實施成效,讓企業切實感受到與預期一致的效果。
“建議建立政策落實的評價反饋機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服務績效由企業和群眾來評判。” 劉勁鬆認為,最好是“一事一評”,而不是年底的集中、籠統評分。
打鐵還要自身硬,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全國政協常委、北京葉氏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青說,改善營商環境需要社會的共同努力,民營企業也要生產高質量產品、贏得消費者信任,要強化管理水平,克服短期逐利行為,做長遠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