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
第三場“委員通道”即將開始。(白真智 攝)
春暖花開,清風徐來。3月13日清晨,沐浴著朝陽的人民大會堂門前,記者們排起了長隊,他們扛著“長槍短炮”,為記錄好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做著准備。
人民大會堂一層中央大廳北側,短短幾百米的通道,已經有18位政協委員走過,他們在這裡言為民生,行遂民意。3月3日,首場“委員通道”上,中國聯通集團研究院院長張雲勇委員的發言歷歷在目,“下半年,5G手機會零星地上市,大規模的要等到明年兩會的時候。”3月9日,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主席馮鞏委員,在第二場“委員通道”上,分享的基層經歷言猶在耳,“感受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樂,才能創作出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3月13日8時30分,隨著主持人宣布“請第一組委員上場,”本次大會最后一場“委員通道”集中採訪拉開帷幕。
“酒香也要去吆喝。”在全國觀眾及中外記者面前,廣西來賓市副市長梁琰委員現場“吆喝”,賣起了柑橘,“經過調研,我深刻認識到,種植業產業化必須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專。要實現這些,下一步,政府、龍頭企業、合作社和果農將圍繞生產標准化、銷售品牌化做大量工作……天下來賓,來者上賓。借此機會,我誠摯地邀請大家到來賓作客,品嘗我們的優質柑橘。”
中國光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曉鵬委員用一組數據講述了安徽省鳳陽縣垃圾發電促綠色發展的故事。“這個發電廠被當地老百姓形象地比喻成淨化器、錢袋子,因為縣裡64個秸稈的焚燒點全部取消,空氣質量大大提升﹔通過出售秸稈,縣裡10萬農民可以獲得將近1億元的收入,推動4000人實現就業。”
農民工為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國現在有2.8億農民工,他們的社會參保率非常低。農工黨寧夏區委會主委戴秀英委員為農民工群體發聲:“希望允許社保隨著農民工走,社會保險能夠在全國范圍內轉移接續,建立全國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讓社會保險多在網上走,農民工少跑腿。”
砥礪奮進,逐夢前行。在這場“委員通道”上,有4位委員的發言聚焦年輕人。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委員建議加強數字經濟人才培養,“在數量上,需要更多的數字經濟人才,通過設計更多應用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質量上,需要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數字經濟人才。”
“中國光谷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它坐落在美麗的武漢,這個城市鼓勵創新、容忍失敗,每一天都有很多的年輕人在這個地方開始他們的夢想。”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委員認為,隻要持之以恆、堅定不移、心無旁騖,聚焦實業、聚焦自主創新,就一定能夠實現夢想。
山東棗庄軍分區政委韋昌進委員為軍營的年輕人代言,“如今‘00后’逐漸成為新兵主體,他們渴望讓青春在軍營綻放,渴望為國家為軍隊貢獻力量。部隊是培養人才的大學校,作為老兵,我非常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攜筆從戎,和我們一起守衛祖國的安全。”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給了香港年輕人比較全面、立體了解國家的機會。高鐵的通車、港珠澳大橋的開通,還有配套的便捷制度,讓香港年輕人可以在大灣區多交朋友,多聽故事。”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委員認為,大灣區還可以作為香港年輕人創業、開展人生事業,逐夢圓夢的地方。
短短的40多分鐘很快就過去了,第三場“委員通道”正式落幕,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閉幕會即將開始。委員們紛紛在中央大廳內合影留念。從3月3日到3月13日,共有27位全國政協委員走上了“委員通道”,他們心有大局言為民生,當好老百姓的代言人﹔他們走入實踐深處,真切回應各方關切﹔他們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發揮著人民政協的重要作用。
人民政協任重道遠,大有可為。如同“委員通道”主持人所言,“明年再會!”2020年,我們和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相約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