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5日0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建立學生素質綜合評價體系
網友:現在很多孩子作業多,課外班多。怎樣給孩子們“減負”?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花園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曹永鳴代表: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也始終在關注這一問題。建議中小學校除體育課之外,每天給學生布置不少於一小時的運動作業﹔大力開展青少年足球運動,中小學將足球課列為必修課,政府出資為中小學校配備足球運動場﹔增加公共體育設施,社會公共資源免費對兒童、青少年開放,把孩子們從“題海”“補課班”中解放出來。
治標還要治本。要改革招生評價考核制度,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而不是以分數作為唯一考核標准,孩子們的課業負擔才能從根本上減輕。另一方面,建議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逐步改變單純以升學率為導向的對學校的考核辦法。
(本報記者 方 圓 劉夢丹)
增加優質學前教育資源
網友:怎樣更好地解決孩子入園難問題,確保幼有所育?
遼寧省沈陽市東北育才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高琛代表:
長期以來,幼兒園數量不足、資源分布不均,一些家長很鬧心。破題的關鍵,在於增加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的數量、政府合理分擔辦學成本、提高保教質量,讓幼有所育不再難。
建議擴大幼兒園的建設規模,增加容量﹔鼓勵國有企事業單位、學校、街道等開辦普惠性幼兒園﹔探索建設公辦中心園或跨區域聯合辦園、開辦教育集團等,在偏遠地區可設置流動幼兒園、季節班等﹔充分利用閑置資源,合理規劃師資分配,盡量創造辦學條件。
全面提升普惠性學前教育覆蓋率,還應該在幼兒園“軟實力”建設上下功夫。例如,著力解決幼兒園教師的編制問題,保証幼師隊伍穩定、教學質量可靠﹔規范辦園行為,提升辦園品質。
(本報記者 劉涓溪)
版式設計:郭 祥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05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