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7日電 今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就“攻堅克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記者提問到,我國連續6年平均每年減貧超過千萬人口,在如此大規模的減貧力度下,未來的脫貧質量如何保証?劉永富回應稱,脫貧攻堅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但不能因為時間緊迫、任務艱巨,就不顧質量。脫貧質量確實是個大問題,各個方面都比較關注,這次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明確,工作要求嚴格,扶貧工作必須務實,措施必須扎實,結果必須真實,這是基本要求,目標任務不能靠宣布完成,要實實在在地做出來。
劉永富指出,脫貧是有嚴格標准和程序。貧困縣、貧困村的退出,就是絕對貧困人口數量,中部地區要降到2%以下,西部地區降到3%以下。貧困戶的脫貧,就是要做到2020年時收入達到4000塊錢左右,並且做到不愁吃、不愁穿,基本醫療、義務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講“一二三”,一個收入、兩個不愁、三個保障,必須要達到這個標准才能申請退出、宣布退出。另外,貧困縣的退出是由縣裡提出申請,市裡初核,省裡核查,核查完之后宣布,國家再去抽查,要抽查20%的縣,抽查不合格的要退回來。貧困戶也是要村裡提出、本人認可。總結起來,第一有標准,第二有程序,第三有嚴格的考核評估,有信息系統的監控來保証。
劉永富指出,2016年宣布了2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2017年宣布了125個縣脫貧摘帽,這153個縣宣布以后,目前社會反映是良好的,社會是認可的,群眾是滿意的。第三方評估調查的貧困戶、脫貧戶和農戶,90%以上是滿意的、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