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7日電 7日下午3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省代表團團組開放日活動在京舉行。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等貴州省全國人大代表出席開放日活動,介紹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黨組書記、主任陳少波表示,計劃報告、預算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三個報告都非常好,非常科學務實精准,洞察世情、符合國情、切合民情,他完全贊成。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政府工作報告為綱進行政策化、清單化、項目化、具體化安排部署。作為人大代表來京參會關注兩點:一是國計民生,二是機構改革以后,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來的計劃安排和政策設計有哪些新變化。對這兩個報告的總的感受就是“兩精”:精准謀劃部署,精打細算安排。
陳少波表示,過去一年是貴州團結奮進、后發趕超的一年,在中央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下,貴州創造了多個第一。全省經濟增速連續2年居全國第一位,連續8年居全國前三位,農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增速均居全國第一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減少貧困人口768萬人,減貧人數全國第一,易地扶貧搬遷人數全國第一。數字經濟及其吸納就業增速連續三年居全國第一,電信業務總量增速連續21個月居全國第一。高速公路綜合密度居全國第一,物流時效提升幅度全國第一。世界自然遺產數量全國第一。旅游人數增速全國第一,高鐵和民航進出旅客首次突破1億人次。中央預算內投資執行情況居國家監測評比綜合排名第一位。國家安排的資金,貴州會把資金用好,把項目實施好。
陳少波表示,貴州的增長是有質量、有效益,而且是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居民收入增速連續3年居全國前兩位。過去一年,是貴州苦干實干,拼搏創新的一年,在中央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下,貴州創造了多個首個、首批和率先:大扶貧方面,省委省政府在全國率先提出了“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產業革命”,帶動農業增加值創近五年來最快增速,200多萬貧困農戶戶均增收1萬多元。率先在全國系統啟動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形成了以“六個堅持”、“五個三”和“五個體系”為主要內容的易地扶貧搬遷政策保障體系。率先在西部地區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100%建制村通客運,率先提出並實現“組組通”公路,率先在全國使用“通村村”大數據信息平台,並被交通部作為示范在全國推廣。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參加高考人數連續三年居全國前十位。在全國率先建成省市縣鄉四級公立醫院遠程醫療服務體系,有23.6萬人享受到遠程醫療帶來的便利和實惠。
陳少波表示,貴州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首個國家智慧廣電綜合試驗區、首批社會信用體系與大數據融合發展試點省,貴州大數據為什麼行得穩、做得實,一是頂層設計清晰,書記、省長親自謀劃。二是有平台支撐,貴州以系列的國家大數據為平台,在發展大數據當中佔領了制高點。三是有實體企業支撐,蘋果、華為、騰訊這些世界知名的大數據企業在貴州開工建設,貴州本地的貨車幫、白山雲等大數據企業不斷壯大,大數據企業達到9500多家,政用、商用、民用全面深化,為大數據走得穩、行得遠注入強大動力。四是有肥沃的土壤支撐,貴州不僅有頂層設計和具體抓手,而且把全省上下各族人民調動起來,做到黨心和人心的有機統一。
陳少波表示,現在貴州大數據可以說是國家看重,各方看好,正在往深裡做、實裡做。大生態方面,貴州是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首批生態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省和空間規劃試點省。貴州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施磷化工企業“以渣定產”,率先全流域取締網箱養魚。率先出台生態扶貧專項政策,實施生態扶貧十大工程,生態護林員達到6萬多名,率先開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貴安新區是全國首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率先出台生態文明促進條例,設立生態法庭。率先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率先在西部建立跨省區的橫向生態補償制度,推動區域環境聯防聯控。公眾發動方面做得比較到位,春節后上班第一天五級干部上山種樹,貴州生態日五級河長下河巡河。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正在加快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