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告別馬桶、小童接送,看代表破解上海民生小事

2019年03月09日07:45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3月7日上午,上海市長寧萍聚工作室黨支部書記、虹橋社區黨委兼職委員、副書記朱國萍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海團全團審議中,講了3件普通的小事,引發了在場代表的強烈共鳴。

  “最近有兩個居民找我幫忙找阿姨,沒想到看了好幾個都不滿意,要麼年齡太大,要麼素質太差,要麼開價太高。”

  “快遞小哥為了搶時間,一邊看手機,一邊騎車……每天,全國因為快遞外賣車輛造成的交通事故不計其數。”

  “中國現有1.76億獨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承受巨大的養老育兒壓力。”

11

曹可凡(左一)、花蓓(中)等代表在醞釀並提出議案、建議 田泓攝

  “事關老百姓,小事就是大事。” 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北管村黨支書記沈彪代表道出了民生的輕與重。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李克強總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工作目標,在上海被形象地概括成“老小舊遠”。

  “老小舊遠”指的是養老體系和養老服務、幼兒托育和青少年教育、舊區改造和歷史風貌保護、鄉村振興四個方面的問題。這自然也是人大代表關心的話題。

  用長三角的新寬度,解決養老的新問題

1

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提供助餐服務 田泓攝

  先說“老”。上海提出,重點是加強養老服務,深化長護險試點,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新增80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200個助餐場所、7000張養老床位,實現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街鎮全覆蓋,全面完成農村薄弱養老機構的改造提升。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副院長劉艷,去年考察了上海、無錫、嘉興等地的8家養老機構。這次兩會,她帶來了有關打造精准化社區養老服務模式、建立健全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和推動長三角養老產業一體化發展3份建議。

  她建議,統一老年照護需求評估標准,把握老人特性和需求,合理配置養老服務資源。推進養老顧問制度建設,對長護險參保對象進行結構預測,制定相應對策方案,進一步明確覆蓋人群的政策實施口徑。統一養老服務質量標准,構建養老基本公共服務全過程管理及質量監管系統平台,建立養老服務隊伍的培育和管理機制。

  要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與養老產業結合,加快智慧養老建設。可在社區養老緊急救援體系、養老用品共享租賃服務、社區照料監測大數據系統等方面進行重點探索和嘗試。

  用長三角的新寬度,解決養老的新問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為東部沿海大中城市解決養老難、難養老提供了新的戰略空間,建議養老問題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先行先試,尤其可以先在示范區內先行實施。

  說做就做,小學生校內課后延時服務落地

  再說“小”。上海提出,重點發展托育服務,促進托幼一體化,制定實施托育服務發展計劃,新增50個普惠性托育點。

  對此,上海已經用實際行動回應百姓呼聲。就在兩會召開前,上海宣布,推行小學生校內課后延時服務。自3月20日起,在提供原有到下午5時課后服務的基礎上,對家庭按時接送仍有困難的學生,將免費課后服務延時至下午6時。課后服務原則上覆蓋到所有公辦小學,覆蓋所有確有需要的小學生。

  據調查,上海已有約98%的小學開展了課后服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長不能按時接送孩子放學的困難。

3

改造后的上海虹口區春陽裡民居,實現了廚衛獨立 資料圖片  

  私人訂制,讓老城廂告別拎馬桶

  說起魔都,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高樓林立。事實上,繁華背后,上海目前還有17.8萬戶家庭要在“拎馬桶”,主要集中在黃浦、楊浦、虹口、靜安四個中心城區。

  所謂“舊”就是加快舊區改造。上海提出,堅持留改拆並舉,深化城市有機更新,加強歷史風貌保護,完成45萬平方中心城區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

  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征代表說,上海在全國最早提出城市更新的理念。中心城區舊房改造一般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是騰籠換鳥式的商業開發,二是改造后居民原地回遷。原地回遷很受居民歡迎,但改造難度很高。

  這幾年,建工集團參與了虹口區春陽裡等老式石庫門裡弄建筑的改造,在完整保留原有風貌的同時,為每家“私人訂制”,實現了每戶廚衛獨立,告別了拎馬桶的歷史。這種改造方式受到居民一致好評。

  “三塊地”改革收獲鄉村振興紅利

4

崇明區委書記唐海龍代表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曹子琛攝

  最后是“遠”。重點是幫扶困難農戶,上海將全面實施新一輪農村綜合幫扶,提高農村經濟相對薄弱地區生活困難農戶的收入。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廣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成果。

  “崇明作為上海最大的郊區,必須自覺擔負使命,自我加壓,勇做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先行者。” 崇明區委書記唐海龍代表表示,崇明區農村“三塊地”改革,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紅利”顯現。

  “到本月底,我們將實現農村承包地的100%確權登記,讓農民安心。”加快土地流轉,提升農地的集約產出,前提是確權。唐海龍說,截至2018年底,崇明的土地流轉率已經達到86%。崇明區正積極探索農業的“兩無化”——無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崇明正在試種一種水稻,售價高達50元/斤,但還是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崇明區鼓勵農民依法有償自願退出宅基地。崇明有不少本地人在市區開出租,有的在上海市區購置了房產。“這些人不但自己不會回崇明了,他們的后代也不會再在崇明發展。”崇明區探索在鎮中心統一規劃,集中造房,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地。在農村房屋改建過程中,政府要積極為村民尋找更多的選項。“可以讓農民自己建,也可以幫他們代建。”唐海龍表示,代建的優勢在於規格、風格、質量能統一,但選擇權在農民手中。

  唐海龍認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是集體經濟最寶貴的資源。崇明區在堅持集體性質不變的前提條件下,調整土地功能,由原來以工業為主,轉變到如今的康養、文化旅游為主。土地功能的調整帶來了土地的增值,每畝租金由原先的3000元上升至2萬元,農民的收入更多了。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代表們言談間濃濃的民生情就像春天裡的陽光和煦溫暖。(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田泓)

(責編:帥筠、蔣波)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人民小廚,上菜了》
    2019兩會進行時
    兩會全媒派
    兩會聽我“蔣”
    兩會夜歸人
    兩會KPI
    微信圖片_20190308093320
    全息3D
    QQ圖片20190308100032
    地方時刻
    微信截圖_20190301102439
    幸福生活一起“拼”
    微信截圖_20190301101450
    1550711825718
    MAIN201902121417505481045788924
    MAIN20190221164929231072547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