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9日14:32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手機看新聞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董明珠。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作為明星企業家,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董明珠無論走到哪兒,都逃不出媒體關注的聚光燈﹔上了兩會,以代表身份亮相的她,更是不厭其煩地應付一群群蜂擁而至的跑會記者。
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董明珠侃侃而談,妙語連珠。採訪正好碰上“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她這邊廂還微笑著祝女同胞節日快樂,那邊廂已經收斂笑容,話鋒一轉,“管企業和當代表都一樣,沒有性別差異。你不要把自己當作女性,用你的智慧去競爭,用你的智慧去發聲。”
“迎著困難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對政府工作報告有什麼感想?
董明珠:第一,我覺得總理的這個報告通篇貫穿民生大計,得人心、暖人心。第二,我認為報告通篇有高度、有力度、有溫度,通過這個報告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2019,我們會走得更好。第三,我們還看到一個更大的亮點,就是我們的親清的政商關系正在一步步到位。
具體說,我們廣東省,在過去的2018年,給了企業更多的扶持和幫助。在中央,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作風轉變是最大的一個亮點。在轉型升級當中,廣東對中央精神執行非常到位﹔在抓高質量發展的時候,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得非常扎實﹔抓作風紀律教育,樹立發揮黨員表率作用,讓我看到廣東省正在建成一種親清的政商關系。
過去,我們要跑一個單,要干一件事不知道跑多少部門,而且找到最后還不行,要找到更高層級的領導才能解決問題,甚至於還要找省長。但現在,這些問題都逐步在解決。
過去的一年困難嗎?
董明珠:過去一年當中,不少輿論傳導的都是困難、困難,甚至讓我們陷入迷茫當中、困惑當中,但實際情況究竟是不是那麼的嚴峻?
我不那麼認為。格力電器去年一年銷售額增長了500億元,增長率33%,利潤達到了260億元以上。我們給國家稅收本來應該交200億元,但是去年國家推動了扶持退稅等政策,我們獲得了40億元的減免稅收,所以我們去年給國家交稅是160多億元。
在這過程當中,我作為一個代表,跟很多做實體的企業家進行交流。很多真正專心做制造業的,沒有做金融、房地產、融資貸款,不追逐中短期利益的企業家,都認為2018年比2017年還好。
為什麼發展好?
董明珠:這得益於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都在推動企業的創新發展。我們用數據說話。2012年時候,我們規模1000億元,有10萬人﹔但到了2018年做到2000億元的時候,我們隻有85000多人了。用人少了,但是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2012年我們研發人員隻有800多人,現在是13000人。
這更加充分証明了自主創新是必由之路,沒有別的選擇。實際上一個企業能夠生存下來,就是因為你帶來的東西是給別人帶來了生活質量上的提高。你隻有掌握核心技術,你才能夠到市場當中去競爭。2012年銷售1000億元時候,我們的利潤才80多億元﹔但2000億元的時候,我們的利潤260億元,銷售額隻增長一倍,利潤翻了三倍以上。
所以我非常樂觀,這個樂觀就來自於我們的創新。我們現在擁有接近5萬項的專利,專利申請在中國排第六位,其中發明專利就有2萬多項。
你要有別人沒有的,如果別人也有,你要比別人更好。我們從3個研究院,而且當時都是跟在別人后面搞開發,發展到現在14個研究院、79個研究所,實驗室接近1000個。
所以對於2019年,我們一定要有信心,迎著困難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在2018年遇到這麼大經濟下行的環境壓力下,要在2019年突破的話,我們還是要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徹底地擺脫過去那種依賴性。
“國家好,企業好﹔企業強,國家強”
企業的責任在哪裡?
董明珠:信心來自創新,那創新又是哪裡來的?來自企業的責任!這些真金白銀是要企業去投的。你不能天天喊困難,天天講政府你給我錢,我就干﹔反而你要給錢給政府,整個國家要靠我們制造業來納稅,實現國家的強大。
我恨不得天天跟馬省長說:省長你給我點錢,我困難了。那省長的錢從哪裡來呢?我們省裡公共財政收入要投到公共設施,教育衛生邊防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所以我認為國家好,企業好﹔企業強,國家強,這是我們企業的使命。我們作為制造業是逐利而行,還是站在更高的層面,對社會對國家有一種使命感?中國制造業強大起來了,才是中國真正強大起來那一天,我們制造業應該有這種使命和責任擔當。
怎樣承擔責任?
董明珠:總書記給格力電器肯定,對我們來說又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不能做啃老族,不能說:唉,總書記表揚我了,我們就躺在這,我們就第一了。我們不能驕傲,我們希望走的路還很長,中國制造業的使命還很艱巨。
我們一定要有方向。兩個方向,一個是基礎研究。中國的制造業缺什麼短板?我們的制造業不能掌握核心技術。特別是關鍵部件的技術不能掌控的話,我們依然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制造大國。我們能造一個整機的時候,關鍵技術不掌控,關鍵核心部件不掌控,你即使做出來,也很難保証這個產品再進一步升級。
第二個,看消費者需要什麼。根據需要不斷研發更高端的產品,高質量發展體現在這個地方。過去,為什麼別人對中國制造帶有懷疑的眼光,就是我們過去做一個產品,隻要能賣出去就行。但是現在,消費者的需求在逐步發生變化時,我們如果還在跟隨型地做產品,根本就沒有市場。
所以你一定是以品質取勝,不是達到了某一個標准就很好,應該比標准還要更高,你才能夠得到更多消費者的喜歡,你才能得到更多的市場。格力空調是典型案例,全球22%這個市場佔有率不是你喊出來的,是消費者的選擇。他用完以后認同你、喜歡你的時候,你的市場就越來越大。
還有一點必須要講。大家認為,一講格力,空調﹔一講空調,格力!但是格力已經不是一個空調企業。格力在智能裝備模具上面已經走在了前面,我們的數控機床全部是自制的,已經有工業集成等等100多個產品,裡面的關鍵核心技術是我們研發出來的。我們現在有3000多人做精密模具,除了富士康,我是老二。
“政府最要做的就是營造公平的環境”
發展遇到哪些痛點?
董明珠:多交點稅,我們是很高興的,但是我們希望稅負公平。
對於政府來說,唯一要拿出來給我們的,就是營造環境,給我們更多的市場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打擊劣質產品,保護我們的環境。現在魚目混珠、劣質產品充斥到我們的市場,給我們創新的先進企業造成很大的干擾,產品沒辦法銷售,因為有人要買低價,這才是真正破壞市場的行為。
比方說,我們技術,我們的中央空調、家用空調都是走在世界前列,擁有的核心技術都是國際領先,每年給國家貢獻一兩百億元稅收,但是我們在招標的時候就遇到不公平,甚至於有人公開講我要用什麼什麼品牌。不是說我的技術不如別人,隻不過我不會公關而已。
已經有了哪些改進?
董明珠:所以總書記提出“三嚴三實”我覺得很好,每一句話都很有價值,都很重要。前些年在物質豐富的時候,一些人忘記了自己的立場、自己的思想修行,所以導致了很多的腐敗現象,發生官商勾結,很多企業也在利用這個現象,從中漁利﹔政府為一些企業代言,打壓另一些企業,就形成了不公平的現象。
這幾年特別是在十八大以后,我們看見成績了。總書記一直倡導要營造一個親清的政商關系,現在我們能夠感受到這種變化,官員的工作作風在轉變,這是最現實的。政府在想的不僅僅是幫助某一個或某幾個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更多的時候是定方案、定政策,想的是能夠讓每一個企業都能感受到。其實,政府最要做的就是營造公平的環境,對所有的企業都是一個態度,這就是最好的幫扶。
還有哪些期待?
董明珠:但是現在還不夠,要真正進入到一個正常的運行狀態,讓大家都習慣一種親清的政商關系,還要假以時日。所以這次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也提到了,如果已經做到了,就不需要再提了。
政府還是要回歸到營造環境,用市場來決定。科研生態上也是一樣,一個企業不創新,一個企業不搞研發,最后自然被市場淘汰掉。研發投入是企業自身應該做的事情,那麼政府的引導在哪?就是對你的新技術、高端技術,要在正常的市場競爭當中盡可能應用,我覺得這就是支持。當然一定是公平競爭,你要拿出自己真正實實在在的技術,那政府也應該選擇你,因為你是最高的標准了,他為什麼不選擇?
我認為還是應該用市場化來推動,而現實往往是我們沒有完全市場化。我覺得好的企業不是跑政府,好的企業跑市場。
女性代表如何更好履職盡責?
董明珠:管企業和當代表都一樣,沒有性別差異。你不要把自己當作女性,用你的智慧去競爭,用你的智慧去服務。不是因為你是女性給你開辟一個通道,因為你是女性給你優惠。真正的代表履職,是沒有性別差異的。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南方南工作室 賀林平發自兩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