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今日下午舉行記者會,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在回答藍天保衛戰進展如何問題時,李干杰介紹,藍天保衛戰開展以來,應該說總體上進展和成效還是不錯的。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頂層設計已完成。《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去年7月份發布之后,又陸續制定發布了《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另外,各地也結合自己的實際推出了各自的行動計劃、行動方案。
二是治理格局基本成形。國務院設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和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調小組,同時還進一步完善了先前就已經建立的長三角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結合這次機構改革,生態環境部挂牌設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環境管理局,這個局是負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六統一”——統一規劃、統一標准、統一環評、統一執法、統一監測和統一應急。同時,也承擔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三是重點任務有力推進。火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已經達到8.1億千瓦,比例佔到80%,“煤改氣”“煤改電”,也就是北方地區清潔取暖順利推進,試點城市由12個增加到35個,在前一年完成將近400萬戶的基礎上,2018年又完成了480余萬戶。另外,煤炭等大宗物資運輸,公路改鐵路也推進得不錯,鐵路運輸量同比增加了9.1%。所以,這些重點工作、重點任務都在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之中。
四是成效逐步顯現。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是提高了1.3個百分點,達到了79.3%,PM2.5濃度同比下降了9.3%。三個重點區域改善得更多一些,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11.8%,長三角是10.2%,汾渭平原是10.8%,北京是12.1%。總體講,一年多來,藍天保衛戰的進展和成效還是不錯的。
李干杰同時表示,當前的問題和困難主要有“五個性”。第一,是思想認識的搖擺性。抓一陣鬆一陣,有外在壓力的時候就抓一下,風頭一過就放一邊。第二,是治理任務的艱巨性。攻堅越來越難,骨頭越啃越硬,好做的事做得差不多了,后面要做的就是更加難的事,更加艱巨的事。第三,是工作推進的不平衡性。區域與區域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行業與行業之間,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有的好一些,有的差一些。第四,是工作基礎的不適應性。這與打大仗、硬仗、苦仗相比,我們的各個方面,包括硬件、軟件、人力、裝備、思想、能力、作風都還有相當的差距。第五,是自然因素氣象條件影響的不確定性。“正是因為這‘五個性’,使得我們當前的形勢還是非常嚴峻的,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
李干杰介紹,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都已經確定,下一步關鍵是抓落實。藍天保衛戰總的思路要求非常明確,就是“四個四”。一是扭住“四個重點”,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行業、重點因子。二是優化“四大結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三是強化“四項支撐”,督察執法、科技創新、聯防聯控和宣傳引導。四是實現“四個明顯”,讓PM2.5濃度明顯下降,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要讓人民群眾的藍天幸福感明顯增強。李干杰說,“對我們來講,就是落實落實再落實。同時,我們也相信,隻要狠抓落實,就一定會見到成效,我們的藍天就一定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