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4日07:41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手機看新聞
睡前聊兩會,夢中有世界,我是跑兩會的黨報評論君。今天我們來聊聊公平競爭。
“從國有企業和中央企業來看,我們沒有制度性的特殊安排給國有企業額外補助”。前兩天,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的發言,澄清了一些對中國企業運行的誤解,也讓人再度思考市場的公平競爭問題。
公平競爭作為一種價值,早已是無需贅言的共識。現實的關切在於,具體運行中如何確保公平的制度能被訂立,公平的規則能被執行,它如何能充分而完整地貫穿市場運行的全過程。
人們首先關注的是“准入平等”,也就是常說的“起點公平”。 這幾天,外商投資法草案正在接受全國人大審議。“准入前國民待遇”,講的就是內外資的起點公平﹔“負面清單制度”,就是要讓這份公平清晰可見。兩會上,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也承諾:我們市場監管總局採取的措施,在市場准入方面一視同仁。應該說,推出負面清單,力爭“非禁即入”,是這幾年商事制度改革的一大亮點。兩條民營控股的高鐵相繼落地,民資控股傳統意義上的壟斷行業前所未有,這是大門打開的明証。換句話說,保証不同性質企業能平等駛入賽道,是談行業內平等的大前提。
當然,運動員能平等入場只是第一步,比賽中是否得到同等補給、公平裁判,更為重要。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就是常說的競爭失衡。金融機構之所以對民營企業惜貸不敢貸甚至直接抽貸斷貸,既有企業的規模差異,也有民企與國企根本性的信用差。企業越小,從競爭中突圍的難度越大,風險就越高,也就有了“授信10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高達6.2%左右”。不良率越高,銀行授信就越謹慎,謹慎反映在貸款利率上,就成了更高的風險溢價,成了融資貴。
但越是體量小,往往又越需要金融雪中送炭。對這個兩難問題,易綱行長在兩會上給出的兩帖解藥是:以利率市場化改革更加准確地進行風險定價,以及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實際的交易成本。這是一個方向,有助於校正利率決定過程中的壟斷性因素。但從長期來看,小微企業“給點陽光就能燦爛”“沒優惠補貼劣勢明顯”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如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競爭中性”?勢必還要拓展股權融資。
在兩會前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剛上任的証監會主席易會滿就表示:要通過大力拓展各類股權融資渠道。相比於債權融資,股權融資既看企業現狀也看發展前景,能較好解決信用差帶來的風險溢價問題﹔同時也較少受貨幣政策影響,可以利用社會閑散資金滿足企業對資金的長遠需求。注冊制試點改革的到來,意味著這條路更寬了。
當然,思考在繼續。上海代表團的樊芸代表在參加小組審議時也頗有辣味地說,希望確保交易所被充分授權,科創板不要回到審批制的老路。此說有意義。注冊制的閘門怎麼開,是“自動”還是“手動”,關乎企業能否公平入場,關乎融資渠道的暢通,也關乎改革的實效。
不難發現,對公平競爭的追問沒有一個終點,公平競爭是一連串事件。甚至不僅是市場准入、具體經營,還包括產能出清。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意味著,去產能過程中,要更多運用價格等手段而非單純以企業規模或者性質來決定“誰出列”。這對於公平的市場競爭是有意義的。
兩會中,有關公平競爭的探討與思考其實還很多,注定無法一一列舉。因為公平競爭是市場的陽光、水與空氣,是貫穿於全過程,體現在全領域的。當然,關注競爭不是強調對立。今天中國企業面臨的競爭狀態,早已不是國企民企的兩分,更是如何與世界頂尖企業競爭的大問題。正是在這種全球化視野下,我們更能理解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記者會上說的這句話:合作是競爭的重要前提。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進程中,民企可以參股國企﹔國資也可以入股優質民企。當制度保障公平競爭,更提升總體競爭力,發展的質量將得到提升。
這正是:標定公平航道,何懼百舸爭流。大家晚安!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何鼎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