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彩云代表

教育扶贫,推动根本脱贫(履职故事)

本报记者  王锦涛  王  迪  张  烁

2019年03月08日05: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吹麻滩小学的董彩云代表,从教已有30年。“作为从事基层教育工作的少数民族代表,能在北京向总书记汇报我们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的情况,我倍感荣幸,万分激动。”董彩云说,当选人大代表的这一年里,她时刻谨记自己是教育工作者和群众代言人。

  参加全国两会前,董彩云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和家长、老师、学生谈心聊天。“我将收集到的信息全都归类整理,逐条记录在笔记本上。”董彩云说,临夏基础条件薄弱,群众贫困程度深,教育教学质量不高,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并严重影响着脱贫攻坚的进程。“我一直认为,通过教育扶贫,能够最大限度消除贫困。把孩子培养出来,一个孩子就能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又能影响另一个家庭。”董彩云说,为此她常去调研,几乎跑遍了临夏所有小学。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教育扶持力度,临夏把发展教育作为挖穷根的根本性举措,狠抓“控辍保学”,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近年来,党中央对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给予最大的帮助与倾斜,教育水平逐年提高。”董彩云说,现在临夏的各个学校,都有宽敞的教室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城乡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教师的工资高出了公务员的平均水平。“去年我到东乡族自治县开展送课活动,在和当地孩子交谈中,深深地感到教育的力量,孩子变得自信大胆、敢于交流。”董彩云说,“要知道,前几年我上课的时候,课堂提问时孩子们都低头不作答。”

  “在总书记来过我们临夏后的这6年里,临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孩子们都能够上学,而且都愿意上学。”董彩云说,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大幅提升,教师、家长的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我希望国家继续关注我们民族地区的教育。”董彩云建议,“985”“211”院校每年为“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划定定向招生指标,为民族贫困地区培养更多土生土长的高素质人才和师资队伍,“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08日 04 版)
(责编:岳弘彬、曹昆)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别策划

    《人民小厨,上菜了》
    2019两会进行时
    两会全媒派
    两会听我“蒋”
    两会夜归人
    两会KPI
    微信图片_20190308093320
    全息3D
    QQ图片20190308100032
    地方时刻
    微信截图_20190301102439
    幸福生活一起“拼”
    微信截图_20190301101450
    1550711825718
    MAIN201902121417505481045788924
    MAIN20190221164929231072547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