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举行记者会,央行有关负责人回应金融改革等热点

防范化解风险 服务实体经济

2019年03月11日07: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将完善普惠服务体系,下沉金融重心

  ■国家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接入9.9亿自然人的信用信息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方圆)1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副行长陈雨露,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副行长范一飞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易纲介绍,过去一年面临了多年少有的严峻复杂形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民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展望2019年,易纲认为,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我国经济金融风险挑战依然较多。人民银行将继续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今年是否会偏向宽松?易纲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体现逆周期的调节,货币政策在总量上要松紧适度;在结构上要加强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同时还要兼顾国际和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来考虑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货币信贷投放机制,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对此,易纲表示,当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12%左右的总准备金率跟发达国家差不多。“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应该说还有一定下调空间,但这个空间比起前几年已经小多了,同时还要考虑最优资源配置、防范风险等问题。”

  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潘功胜表示,在货币政策方面,人民银行要加大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完善普惠服务体系,大银行要转变金融服务理念和服务机制,下沉金融重心;继续发挥“几家抬”的合力,包括金融监管方面的政策和财税方面政策;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包括支持优质民营企业不断扩大债券融资规模;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范一飞表示,人民银行加强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与监管体系建设,引导科技在金融领域合理运用。例如加强金融科技应用,助力疏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做好顶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金融惠民服务水平等。

  谈及征信体系问题,陈雨露介绍,人民银行牵头的征信体系建设,主要功能就是通过信用信息的共享,优化营商环境,警示信用风险,降低国家发展的成本。“征信体系是‘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政府这只手主要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负责的国家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接入3500多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数据,9.9亿自然人的信用信息,2600多万户企业和其他法人组织的信用信息。市场驱动目前已有125家企业征信机构,97家信用评级机构。希望这些机构在创新和竞争能力方面快速提升。”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11日 02 版)
(责编:袁勃)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别策划

    《人民小厨,上菜了》
    2019两会进行时
    两会全媒派
    两会听我“蒋”
    两会夜归人
    两会KPI
    微信图片_20190308093320
    全息3D
    QQ图片20190308100032
    地方时刻
    微信截图_20190301102439
    幸福生活一起“拼”
    微信截图_20190301101450
    1550711825718
    MAIN201902121417505481045788924
    MAIN20190221164929231072547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