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柴哲彬 沈王一
【编者按】每年的全国两会,各个代表团的“开放日”不仅是媒体记者关注的焦点,更已成为展现大会开放透明的窗口。这项始于2006年的两会活动,已走过十三载的历程。步入新时代,“开放日”更彰显着全国各地开放的胸襟与自信。2019年全国两会的“开放日”,人民网带您一同见证。
甘肃代表团开放日现场。人民网 沈王一摄
“民生短板还比较多,基础设施欠账比较多,公共服务水平还不够高。”“最后的脱贫叫‘不漏一村、不落一人’。”“谁不把群众的事当事,我们就拿谁来说事。”“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敢死拼命。”“甘肃电视台播音员每天第一句话就是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还有多少天。 ”
9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甘肃代表团的媒体开放日上,境内外47家媒体81名记者在人民大会堂甘肃厅,聚焦甘肃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
“要坚定信心不动摇”“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要整治问题不手软”“要落实责任不松劲”“要转变作风不懈怠”。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甘肃工作、甘肃发展、甘肃人民的关怀,为甘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春暖花开齐呐喊,斗志昂扬谱新篇。总书记的话给甘肃以巨大鼓舞,打赢脱贫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开放日当天代表们讲的真切、动情,话语间传递出2600万陇原儿女奋进新时代建设美好甘肃的磅礴力量。
攻坚——保持定力 聚焦深度贫困
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在全国都是典型的。贫困人口超过100万、贫困发生率超过5%的省份全国只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甘肃。
甘肃脱贫按下了快进键!
2018年甘肃省减少贫困人口77.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9.6%降到5.6%。18个县区退出贫困序列,贫困县从75个减少到57个,这是国家设定贫困县以来甘肃省第一次实现贫困县数量净减少。
脱贫攻坚的路上没有休止符。
甘肃剩下的111万贫困人口多是在自然村里生活,由于基础设施相对短缺,公共服务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自我发展能力弱。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说,今后两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脱贫攻坚的“硬骨头”该怎么啃?
“二十个月,弹指一挥间。”在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书记林铎看来,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要条件。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动员全省把主要的精力和心思放到脱贫攻坚上,要进一步增强‘全面小康看脱贫,全国脱贫看甘肃’这种紧迫感,鼓足干劲,咬紧牙关,迎难而上。”
脱贫,是要实现稳定脱贫。
“要较真碰硬、整治问题。”林铎指出目前甘肃在督促检查、狠抓落实、发现问题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这些问题我们逐项进行整改对接,一项一项解决好。要按照总书记要求的,杜绝‘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等, 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任务艰巨却掷地有声,林铎的回答让我们对甘肃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
甘肃代表团开放日现场。人民网 沈王一摄
巩固——持续用力 建设生态文明
“祁连山问题到底有多少?有346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经整改了334个。”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省长唐仁健在回应祁连山环境保护问题时说:“有本事到山外去,不要到山里折腾。”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7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
在被问责后,甘肃主动作为、敢于碰硬,全力以赴投入到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整改工作中。去年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积极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
标本兼治才是根本之法。甘肃省在问题整改上,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抓住机会举一反三。
除了祁连山,甘肃省还有另外55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保护区就有21个。通过梳理,这56个保护区有1800多个问题。“到去年为止已经完成93%以上的治理任务,剩下的问题力争在今年年底解决。” 唐仁健指出,扑火、救火容易,更重要的是建立长效机制疏解“堵点”问题。
生态文明不是空洞的口号。2017年甘肃修订《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修改与上位法不一致的内容;积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起生态环境资源审计制度;同时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巡回法庭。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2月视察甘肃工作,提出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第五个着力就是“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甘肃省从根本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构建了包括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循环农业、军民融合等十大生态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越来越高。
“去年‘小试身手’,今年大发力,争取明年大见效。” 唐仁健道出了甘肃构建十大生态产业体系,探索走出一条推动绿色发展的新路径的决心。
共谋——精准发力 优化开放带动
“丝路十分美,九分在甘肃”。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驱动下,甘肃全力以赴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使甘肃成为新时期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门户。
“2018年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94.7亿元,增长21%,增速比上年提高44.9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22.9%。”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发改委主任康军说,
近年来,甘肃抢抓“一带一路”建设这个最大机遇,提出并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通道。
为发展赢得机遇,营造市场环境,甘肃摒弃内陆意识。
“甘肃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战略通道和国际路海贸易新通道的关键枢纽,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文化、枢纽、信息、科技、生态‘五个制高点’。能源、交通、科技等比较优势,现在也加速向经济的优势转化。”康军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甘肃的开放事业站上了新的起点,同丝路各方合作发展的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甘肃作为“一带一路”上的交通大枢纽和物流大通道,其区位优势将会更加凸显。从内陆腹地跃升为开放前沿,甘肃将搭载新一轮开放的大潮奔涌向前。
开放团组活动结束后,林铎、唐仁健专门来到记者席,“要想了解甘肃,就要走遍甘肃东南西北,了解甘肃的多样性,才能了解甘肃的生态地理、整个的风貌和人文环境。”林铎、唐仁健诚挚地邀请记者朋友们来甘肃采访。
答好脱贫攻坚的试卷,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讲好“一带一路”的精彩故事。面向新时代,甘肃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