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陈曦
【编者按】每年的全国两会,各个代表团的“开放日”不仅是媒体记者关注的焦点,更已成为展现大会开放透明的窗口。这项始于2006年的两会活动,已走过十三载的历程。步入新时代,“开放日”更彰显着全国各地开放的胸襟与自信。2019年全国两会的“开放日”,人民网带您一同见证。
江苏代表团开放日现场。(人民网记者陈曦 摄)
春早人勤。6号下午2点,位于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的国二招宾馆3楼大会议厅,气氛热烈,101家媒体的153名记者架起了“长枪短炮”。这里是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会场。
一年多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统领一切工作的总纲,围绕“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均衡发展等各项事业稳步前进。
绿色发展 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首先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
“要结合江苏实际,认真学习领会蕴含其中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以此来加深对政府工作报告及国家决策部署的理解和把握。”娄勤俭深情地回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两会期间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的时候,就对江苏安排过三项重点任务,其中一项就是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这些年,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全力抓好工作落实,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部署推动全省化工、钢铁、煤电等行业布局调整,优化结构,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对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应该有更高的站位,要学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江苏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娄勤俭掷地有声。
在接下来的审议发言中,生态文明建设成了大家的热议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表示,从江苏来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已首战告捷,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解决了一大批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些年来,江苏的蓝天一天一天变多了,身边的小河一条条变清了。
“高质量发展并不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王天琦以昆山市为例,2018年该市的GDP增速达到7%,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总量达到了3875亿元,超过了一些省,人均GDP超过了韩国。“这样的经济发展成就毫无疑问是能够得到全社会公认的,但是否意味着发展就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呢?昆山的答案是否定的。”
“去年昆山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5.3%,同比上升了3.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6每立方米微克,同比下降了7.7%。无论是绝对值还是改善情况,都明显好于全省平均水平。我们认为昆山就是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本。”王天琦自豪地说。
创新发展 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
江苏是科教人才大省,创新实力比较强,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6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十二五”以来共有350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王泽山院士和钱七虎院士分别获得2017年度、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全省上下有高度的共识、有很好的基础,蕴藏着磅礴的力量。
在回答新华社记者关于江苏如何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娄勤俭背起了《流浪地球》里的台词:“‘发动机点亮的是全球三十五亿人活下去的希望’。我想说的是,创新这部‘发动机’,点亮的是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娄勤俭说,尽管江苏科技实力较强,发展一直走在前列,但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迈上中高端水平,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科技创新仍然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要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紧跟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着力增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娄勤俭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江苏推进科技创新的做法。
一是紧紧围绕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加大创新力度,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空间信息技术、5G等研发应用,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提升标准引导力。
二是集中力量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加大财政稳定投入,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统筹省内创新资源,扩大国际创新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落实“科技改革30条”,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充分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四是做实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创新一体化水平,构筑高水平“创新矩阵”。
娄勤俭说,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持续发力,一定能把江苏打造成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策源之地、产业技术创新的蝶变之地、创新人才集聚的凤栖之地、创新活力奔涌的丰沃之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要把教育现代化建设对江苏发展的支撑力体现出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副省长王江指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要推动高校发展走在前列。人才支撑上,将深化职业教育,包括应用性本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使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用人需求。同时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和引进力度,使高等教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均衡发展 全面发力补足短板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有大量艰巨工作要做,仍然有不少短板需要补上。
在回答江苏在全面冲刺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如何补短板、抓弱项、攻难关这一问题时,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说:“我们将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既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坚持把生态环境高质量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增强老百姓的环境幸福感;对照既定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目标,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同时按照中央部署要求,与对口支援和帮扶地区一起努力,确保受援地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补足这些国家层面的短板,江苏自然责无旁贷。
江苏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2018年全省GDP总量达到了9.2万亿,人均GDP达到了11.7万。除了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外,在其他各省(区市)中排第一。但苏南、苏北、苏中的差异还是比较大。苏中的人均GDP只有苏南的73.8%,苏北的人均GDP只有苏南平均的43.89%。最高的县和最低的县相差十几倍。
“就人均收入而言,江苏的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8万元,除直辖市以外,位居全国其他各省第二,但城市为4.3万,农村为2.1万,城乡比为2.26:1。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其实有2/3的人还达不到平均数,这就是收入的不均衡。”吴政隆理性分析道。
“还有,比如铁路高铁,我们的总里程在全国排在第11位,如果按照百万人拥有的里程来看,我们排得更低了,到30位了,这也是我们一个突出短板。”吴政隆一一举例后说,“我们将认真梳理排查,进一步查薄弱找不足,拉长短板,补强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过硬成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还有很多群众住在破旧的房子里,这样的小康肯定不是老百姓认可的小康。”全国人大代表、宿迁市委书记张爱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宿迁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强,为此,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从一开始就统筹考虑几大关键性问题,一定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多方的力量进行整合。
“既要用好政府有形之手,也要用好群众勤劳之手,同时用好市场无形之手,吸引各类资本积极参与。”张爱军表示,宿迁将进行科学管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这件事做到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深谙“木桶理论”的江苏人,正在全面发力,决不让一块“短板”拖住飞速前进的步伐。
除生态发展、创新发展、均衡发展等话题外,记者还就一带一路、交通运输、全面小康、对外开放、港口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提问,代表们一一作答,思路清晰、措施具体、语气笃定,一个充满活力而自信的江苏,令现场记者深受感染。
在走出会议室的过道上,部分被记者围堵的代表,依然面带微笑,耐心回答。记者看到,代表们的脸上,写满了自信与开放,也写满了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