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迪委員:加強對殘疾人的應急避險管理與服務

2020年05月27日17:02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受訪者提供)

人民網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孝金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堅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制,完善傳染病直報和預警系統”。我國有8500萬殘疾人,還有4000萬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在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國殘聯採取了哪些措施保障殘疾人權益?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中又發現哪些需要改進?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接受採訪時談到,要加強對殘疾人的應急避險管理與服務。

各級殘聯組織精准防疫 協調解決殘疾人面臨的突出問題

張海迪介紹,疫情發生之初,中國殘聯就要求各級殘聯組織充分發揮殘聯組織密切聯系殘疾人、了解殘疾人基本狀況的優勢,根據殘疾人生活生產實際情況,積極反映殘疾人的困難和需求,協調解決殘疾人面臨的突出問題。

我們還針對盲人、聾人、精神殘疾人和智力殘疾人的特殊困難,及時編制視頻、音頻、手語、加配字幕的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材料,為各類別困難殘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很多地方殘聯開通了殘疾人心理援助熱線、建立網上康復指導服務、特別是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指導,組織捐款捐物、推進落實各種費用減免和補貼等,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很多殘疾人發揚自立自強精神,與全國人民一道抗疫,守望相助,涌現出了許多感人的故事,比如,武漢殘疾人理發師宋忠橋不顧個人安危志願為2400多位醫護人員理發。據不完全統計,殘疾人的感染率要遠低於平均感染率。張海迪說:“盡管如此,還是有殘疾人被感染,失去了生命。我感到深深痛惜。”

在疫情中殘疾人面臨獲取信息困難、康復治療中斷等特殊困難和風險

張海迪說,在疫情中,殘疾人面臨的各種困難更大、風險更高。比如,如果不加配手語或字幕,有的聽力語言殘疾人就不能了解相關信息﹔一些行動不便的殘疾人感染后就不能及時去就診,特別是智力殘疾人、精神殘疾人等,就不能主動或准確表達他們自身的感染症狀,如果監護人或者其他責任主體重視不夠,就會延誤受感染殘疾人的救治時機。這些情況不僅威脅殘疾人自身的生命安全,也會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風險點。

再就是一些殘疾人規律性康復治療可能被中斷。疫情發生后,因為康復機構停業,導致大部分殘疾人不能接受康復治療。在疫情初期,還有部分殘疾人特別是精神殘疾人反映無法及時獲得日常用藥。還有些殘疾人不能得到適宜的照護。處於監護狀態的精神殘疾人,一旦照護工作不到位,就會出問題。

另外,殘疾人和安置殘疾人就業的企業也面臨很多困難,有的停工,有的減產。雖然這是很多人都遇到的難題,但是殘疾人的境遇更加困難。比如,在這次疫情發生后,幾乎所有的盲人按摩診所都停業了,許多殘疾人的生計很艱難。她希望這些問題引起政府部門、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支持。

建議疫情防控中保護殘疾人的權益 應急中心特別設立殘疾人通道

張海迪說,“生命至上,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殘疾人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他們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她在政協會議上就疫情防控中保護殘疾人的權益提出建議:一、各級政府在完善公共衛生立法和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方案時,應將殘疾人、兒童和老人等列為優先保護對象,確保重度殘疾人、特殊困難殘疾人家庭和殘疾人集中的單位能夠得到及時的支持和幫助。

二、要確保殘疾人可以無障礙獲取信息。新聞發布會和電視網絡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時要加播字幕,盡可能加配手語,醫院和集中隔離場所等要設置語音、字幕等信息提示裝置。

三、各地建立應急中心時,要特別設立殘疾人通道,配備手語翻譯、康復專業人員、心理疏導專業人員和助殘志願者,配備殘疾人經常使用的輔助器具、衛生用品和藥品等物資,為殘疾人提供最有效的服務。

四、各種應急救護讀本應加入殘疾工作內容,向殘疾人、殘疾人親屬和殘疾人工作者進行普及宣傳,增強自我防護和健康管理能力。

建議加強對殘疾人的應急避險管理與服務

張海迪認為,十分必要加強對殘疾人的應急避險管理與服務。在保護殘疾人方面提出以下建議:

完善殘疾人應急避險服務法律保障。國外有可以借鑒的經驗,如日本制定實施了《災害對策基本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其中規定了為老人、殘疾人和嬰幼兒等特殊群體提供防災具體措施。當前相關部門正在推進制定修訂《突發事件應對法》《建筑法》《電信法》《防震減災法》等法律,建議在其中明確殘疾人等群體的緊急避險、防治防護和無障礙環境建設內容。

確保殘疾人及時獲得自然災害預警發布、救助等信息。相關部門作出的災害信息預警發布、應對突發事件的決定、命令,要通過文字、聲音、手語等信息無障礙方式及時發布﹔向手機等個人通訊終端設備推送警報信息時,要設置閱讀反饋功能,沒有及時收到閱讀反饋時,要反復推送。

加強應急避險設施、公共場所無障礙建設。有關部門要制定無障礙應急疏散和緊急避險設施標准﹔公園綠地、防空洞、學校、體育場、展覽館等緊急避險場所,應急板房或帳篷、定制組裝的醫院等要保証無障礙化,並設置清晰易懂的無障礙標識,撤離通道、路線的信息與標志要採取聲、光等方式處理,以便殘疾人、兒童、老年人、傷病人員等識別﹔賓館、醫院、學校等公共場所要加強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電梯、無障礙通道等無障礙設施建設,設置應急避險露台、逃生樓梯或螺旋坡道,便於緊急狀態下使用﹔鼓勵科研機構、企業研發並推廣應用協助殘疾人、老年人緊急逃生的建筑設施和輔助用品﹔在建筑中廣泛應用感應推拉門、感應燈、感應衛生潔具等各種感應設施,以減少接觸傳染。

提升殘疾人應急避險服務和救助水平。要對應急救助隊伍進行培訓,提高其無障礙意識和救助服務殘疾人的能力和水平﹔開展殘疾人應急疏散演練,提高應急避險能力﹔研究精神殘疾人、智力殘疾人等群體的應急疏散需求,建立專項輔助制度﹔編寫各種安全教育讀本,強化公眾特別是殘疾人的危機意識和防災應急能力。

張海迪介紹,下一階段殘聯將繼續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加強大數據的科學研究與分析,拓展互聯網+助殘服務。推動大數據與殘疾人事業深度融合,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有序做好對殘疾人的服務和保障。

(責編:岳弘彬)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對話地方領導
    高談客論
    部長通道
    代表通道
    兩會夜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