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趙晶
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現場。 雷聲 攝
5月21日21:40分,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燈明室亮,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在距離人民大會堂向西8公裡外,梅地亞新聞中心裡記者們已經等候多時。
“目前大會的各項准備工作全部就緒,剛才大會舉行了預備會議,通過了大會議程。”面對著電子屏幕,大會新聞發言人張業遂介紹說,大會會期7天,將於5月22日上午開幕,28日下午閉幕。
在隨后近一小時的記者提問中,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這是兩會新聞發布會第一次在晚上舉行。
此次新聞發布會採用網絡視頻方式舉行。主會場設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分會場設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多功能廳,新聞發言人與記者隔空對話雲採訪。
與往年發布會需要記者提前三個小時排隊搶座位不同,分會場約有80個記者座位,間隔一米擺放,少了往年的簇擁集聚,更多的是井然有序。
記者們提前一個小時到達會場,做好拍攝和採訪准備。有的記者在視頻連線,拍攝Vlog,實時記錄和報道發布會現場情況。
這是張業遂第三次亮相全國人大新聞發布會。在60分鐘內,他回答了來自國內外8家媒體記者的問題,包括關於進一步完善和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體系、中國不存在“隱性軍費”、編纂民法典、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等問題,就媒體關心的熱點話題給出中國答案。
這場特殊的新聞發布會雖然隔著屏幕,但發言人與記者們的互動精彩不斷,他直面問題,回答輕鬆犀利。
針對日本記者提出的中國國防預算問題,張業遂表示,中國從2007年起每年都向聯合國提交軍事開支報告。錢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清清楚楚,不存在什麼“隱性軍費”問題。中國國防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長期保持在1.3%左右,遠低於2.6%的世界平均水平。與第一大軍費開支國相比,2019年中國國防費總量僅相當於它的四分之一,人均隻相當於它的十七分之一。
在回答此次會議有一項議程是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這一問題時,張業遂介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根據新的形勢和需要,行使憲法賦予的職權,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是完全必要的。
在回答美國國會指責中國政府對美國疫情擴散負有責任,甚至有的提出了美國應該向中國來追責和索賠的問題時,張業遂表示這些議案對中國的指責毫無事實根據,而且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准則。“我們對這些議案堅決反對,將根據議案審議的情況,予以堅定的回應和反制。中方絕不接受任何濫訴和索賠要求。”他說。
發布會結束后,在現場的人民日報記者張洋感嘆,發言人的回答信息量大,節奏也快,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通過新形式、新渠道去做媒體報道的新嘗試,也是一次對媒體融合發展的實踐。
萌萌初夏日,萬物勃發時。兩會已拉開帷幕,全世界向北京投來更多目光,新聞發布會一問一答的背后,釋放出的是中國保持定力、開放合作的鮮明信號,向外彰顯的是攜手前行、共克時艱的中國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