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湛江市市長姜建軍 (王輝 攝)
人民網北京5月23日電 (記者趙晶)“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文風平實、語言朴實。通篇貫穿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直面困難挑戰、彰顯使命擔當、回應人民關切,干貨滿滿,為全國、廣東以及湛江應對沖擊、實現良性循環發展推出了眾多新舉措。”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湛江市市長姜建軍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帶來重磅政策紅利
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這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三次發行特別國債,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對包括湛江在內的基層政府來說,是重磅政策紅利。”談及這一舉措姜建軍如是說。
受疫情影響,湛江基層財政運轉面臨空前壓力。姜建軍表示,地方政府搶抓政策機遇,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堅決壓減一般性支出,強化公共財政屬性,基本民生支出隻增不減,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讓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有真真切切的獲得感。
姜建軍認為,“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著力穩企業保就業”這一舉措,是國家強化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放水養魚”的有力舉措,“通過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為市場主體紓困發展‘雪中送炭’”。
湛江現有各類市場主體30.42萬戶,穩企業就是保就業,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經濟基本盤。姜建軍介紹,我們將調整措施、簡化手續,堅決把各項利好政策落到企業,持續釋放2019年以來推出的多項重大制度性減稅降費措施的紅利,延續實施執行今年以來出台的多項階段性減稅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想方設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
構建大交通格局為城市發展賦能
今年,國家將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重大工程等“兩新一重”建設,加強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同時增加國家鐵路建設資本金1000億元。
“對湛江而言,這又是一次重大機遇。”姜建軍說,在國家擴大有效投資政策推動下,已經布局的廣湛高鐵、合湛高鐵、湛海高鐵、張海高鐵加快推進,加上已經開通運營的深湛高鐵,5條高鐵匯聚湛江的“五龍入湛”格局加快落地﹔湛江國際機場、40萬噸級航道、廣東濱海旅游公路、粵西引調水工程等在建項目都將迎來國家釋放內需市場的政策紅利,全國綜合性交通樞紐加快形成,為湛江全力建設成為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奠定交通支撐。
作為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湛江在國家建設海洋強國、實施區域發展戰略中地位重要,在廣東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推動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齊飛中肩負重任。姜建軍說,乘著報告提出的繼續推動東部率先發展,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海洋經濟的“東風”,我們將加快建設以大交通、大港口、大航空為主骨架的陸海空現代化立體交通樞紐,構建粵西融入全國經濟的快速通道。
同時,以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湛江鋼鐵、中科煉化等重大項目建設為牽引,加快建設世界級臨港產業基地,推動形成若干千億級臨港產業集群,在更高層次參與區域合作和競爭。
姜建軍表示,我們還將加快建設區域性經濟中心、科教文衛中心、金融中心、商貿中心,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更好地服務對接“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港)等重大戰略,為廣東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發揮湛江作用,為國家建設海洋強國、落實區域發展戰略貢獻湛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