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透露新職業“出爐”過程 促進產業發展就業創業

2020年05月26日18:51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5月26日電 26日,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新職業是指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中沒有收錄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已有一定規模從業人員且具有相對獨立成熟的專業和技能要求的職業。進入21世紀以來,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產生,新職業也隨之不斷產生並發展起來,亟待在國家層面上予以認可、規范,新職業發布制度應運而生。

人民網記者提問:“新職業確立的過程是怎樣的?頻繁推出有什麼樣的思考呢?這些新職業未來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和影響?”

張立新介紹,2004年,我國首次發布了新職業。截止到目前,一共發布了14批150多個新職業。今年2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人社部和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了16個新職業,其中包括呼吸治療師、裝配式建筑施工員、網約配送員,以及與無人機、人工智能等相關的新職業信息。這些新職業的從業人員,在助力疫情防控期間的醫療救治、服務生產生活、支撐新興產業發展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3月10日,人社部圍繞抗擊疫情促進就業,又組織開展了專題新職業信息征集工作,主要針對三個領域:一是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域﹔二是適應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需要的新業態領域﹔三是適應貧困勞動力和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等需要的促進脫貧攻堅領域。

這次人社部向社會進行了公開征集,一共有76家機構提交了109份新職業建議。經過專家評審論証等程序,遴選出一批新職業,准備於近期會同有關部門向社會正式發布。

張立新說,這些新職業對我們的生活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有利於引領產業發展方向。新職業是技術進步、產業發展、社會分工細化多元的結果。比如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和人工智能訓練師、全媒體運營師等新職業。這些新職業的產生,反過來又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新產業發展提供“風向標”,引導市場投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

第二,有利於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孕育新業態、產生新職業。國家對這些新職業進行征集、規范,並加以公布,可以提升新職業的社會認同度、公信力,滿足人力資源市場的雙向選擇需要。這對增強就業人員信心、擴大就業崗位、促進轉崗和失業人員再就業以及規范靈活就業等,都會產生良好積極的作用。

第三,有利於提高職業教育培訓質量。國家發布新職業,開發相應職業技能標准,可以為設置職業教育專業和培訓項目,確定教育教學培訓內容,以及開發新教材新課程提供依據和參照,可以實現人才培養和市場對接、和社會需求同步,促進提高職業教育培訓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孝金波、張雪冬)

(責編:申亞欣)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對話地方領導
    高談客論
    部長通道
    代表通道
    兩會夜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