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眾的獲得感越來越強”

本報駐德國記者  花  放

2021年03月07日07: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中國政府在醫療健康領域對基層投入之多,讓我欽佩。”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德國醫生夏愛克曾在中國基層行醫15年。日前,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脫貧攻堅成就舉世矚目,中國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2001年,夏愛克來到中國雲南省鶴慶縣,為山區人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鶴慶的民眾常能見到這樣的場景:一米八五的大高個,騎著從舊貨市場淘來的三輪車,接送兩個金發碧眼的孩子上下學,有時甚至騎著三輪車趕赴急救現場……

  在中國當地政府衛生部門安排下,夏愛克先后在鶴慶、建水、紅河等多地醫院和診所工作,最多時身兼3所醫院麻醉科、急救科、婦產科和兒科的駐院醫療顧問。夏愛克說,中國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當地醫院軟硬件設施越來越好。有的醫院當初僅有一台心電圖機、一台B超機,接著有了CT機等,后又考慮購買磁共振設備……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得到大大緩解,疾病的治愈率也不斷提高。他還注意到,中國政府以更大力度支持教育發展。他目睹不少孩子走出深山,去城市上大學,他們的家庭命運因此而改變。

  日常工作之余,夏愛克還積極參與當地多個扶貧項目,幫助村民修水井、修沼氣池、實施“借羊還羊”等項目。夏愛克回憶說:“剛到鶴慶時,縣城隻有一條柏油路,一些農民駕著馬車售賣蔬菜和水果。”近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百姓生活發生巨變。“變化之大,不僅我沒想到,連不少當地人都沒想到。如今,他們買了轎車等,我還看到他們在社交媒體上晒出國旅游的照片呢。”

  “中國改革開放和脫貧攻堅事業取得巨大成就,移動支付、網絡購物、共享單車等新技術新業態極大便利民眾生活,中國民眾的獲得感越來越強,也越來越自信。”夏愛克說,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政府的長遠規劃。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追求發展的信心和干勁。

  夏愛克現已回到德國,在中國的工作與生活經歷一直讓他難以忘懷。“在消除絕對貧困后,希望中國繼續前行,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他也希望早日重返雲南,看看那裡的新變化、新樣子。

  (本報柏林電)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07日 03 版)

(責編:何淼、王珂園)

特別推薦

    微信截圖_20210303093807_副本
    微信圖片_20210303095853
    微信截圖_20210304145010_副本
    2021 我給兩會捎句話--地方領導--人民網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