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9日09:5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人民網2021年全國兩會特別訪談節目“高談客論”,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農工黨中央副主席楊震。歡迎楊主席!
楊震:各位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請您介紹下農工黨中央在參政議政工作方面的特點和亮點。
楊震:2020年,農工黨中央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緊緊圍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編制實施“十四五”規劃、助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等方面建諍言、謀良策。全年累計組織中央調研11次,覆蓋18個省市,撰寫調研報告8篇﹔向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報送專報17篇﹔向全國政協大會報送中央集體提案34篇、界別提案25篇﹔向全國政協和中央統戰部報送社情民意信息和零訊1114篇。參政議政的亮點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積極建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農工黨中央主要領導的親自帶領下,自1月8日起接續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報送了關於疫情防控相關建議的專報,包括后來向中共中央統戰部報送的專題報告,向全國政協信息局等相關部門報送社情民意信息,內容涉及病患隔離診斷治療、抗疫物資供應保障、疫情期間社會管控政策、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加強國際抗疫交流與合作、疫情后的經濟恢復、加快疫苗研發等多個領域。
針對疫情大考暴露的短板弱項,通過較系統的重點調研,提出解決體制機制問題的長遠性政策措施建議。“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全面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這是農工黨中央受中共中央委托開展的重點考察調研。2020年5月至9月,我們分別選取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湖北省,出現疫情反彈的黑龍江、吉林、北京、遼寧等省市,取得抗疫出色成績的江蘇等省市,以及涉及各類客貨口岸(通道)的廣東、上海等地開展了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地域的系統調研。在調研中,農工黨中央聯合並指導湖北、廣東、湖南、江蘇、遼寧、黑龍江、重慶等七個省級組織根據統一的調研提綱開展專題調研﹔先后邀請了十余個部委和學會、協會領導專家介紹情況。本次調研歷時近4個月,是近年來重點考察調研時間最長、調研形式最多樣、考察點和涉及黨員數量最多的一次調研。10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京召開調研協商座談會,聽取各民主黨派調研情況介紹及相關政策建議,邀請國務院相關部委到會,與各民主黨派現場協商。陳竺主席在此次會議中代表農工黨中央發言。調研報告在國務院深化醫療衛生改革領導小組簡報全文刊登。
此外,“傳承與發揮傳統醫學優勢,建立中西醫結合防治傳染病長效機制”是我們自主安排的重點調研之一,旨在了解中醫藥投入抗疫大考並發揮重要作用、中西醫結合取得疫情防疫重大戰略性成果的經驗,剖析中醫藥平時參與傳染病防治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研究提出將中醫藥參與抗疫的戰時經驗,轉化為中西醫結合防治傳染病的長效機制。10月28日至11月1日,農工黨中央調研組赴四川、甘肅兩省開展實地調研,就改革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加強中西醫融合發展,健全重大疫情應急響應機制等提出系列建議。
政協平台履職建言成果豐碩。提案工作再上新台階:組織遴選並提交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34篇提案,全部立案﹔以農工界別小組名義提交25篇提案,立案24篇,這是近10年來農工黨首次啟動界別小組提案工作。農工黨中央共有4件提案入選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重點提案,相關部門專程來農工黨中央機關就辦理情況進行溝通座談。我們共有7件提案入選《100件有影響力重要提案的故事》。政協各類發言參與度高:全年在全國政協大會、聯組會、常委會、雙周協商座談會等重要議政性會議上共有14人次作了高質量發言,創近年來新高,在廣泛凝聚共識方面產生良好反響。社情民意信息數量和質量雙提升:農工黨中央及時完善信息報送系統,堅持全年值守,截至2020年底共收到信息稿6578件,遴選編輯后向全國政協、中央統戰部編報1114件,其中許多是疫情期間報送的抗疫建議,體現了農工黨特色,建議被全國政協採用290件,其中報中共中央有關部門採用13篇。信息的報送和採用數量均創近年來新高。
今年的兩會農工黨中央已經向十三屆四次會議提交了38篇中央提案,25篇界別提案,共63篇。
主持人: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產黨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同舟共濟、肝膽相照,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出主意、想辦法,為中共中央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請您介紹下農工黨的有關工作情況。
楊震: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農工黨中央將疫情防控作為全黨最緊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務,第一時間建立應對疫情領導機制、成立領導小組,迅速召開視頻會議,對全黨參與疫情防控進行動員部署﹔領導小組會與秘書長辦公會合並召開19次例會,跟進學習貫徹中共中央疫情防控最新決策部署﹔召開中央常委會、主席會、主席辦公會,專題研究參與抗疫工作安排,向全黨發出《關於進一步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號召廣大黨員為疫情防控竭智盡力,凝聚起抗疫必勝的強大共識和堅定信心。
1月初,農工黨中央主要領導赴國家衛健委了解有關情況后即赴武漢病毒研究機構調研,針對疫情流行病學、臨床特征、發病原理、治療方案、防控舉措等關鍵問題,匯聚全黨智慧,深入調研分析,勇於擔當作為,持續建言發聲。關於疫情防控的參政議政工作,前邊我們已經提到過。
疫情發生后,農工黨中央領導帶頭捐款,全黨上下紛紛行動,向武漢、向湖北、向全國抗疫一線提供援助支持。據不完全統計,全黨各級組織、廣大黨員累計捐款1.74億余元,捐物價值8.06億余元,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大愛精神和家國情懷。農工黨中央向參與抗疫捐贈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發出感謝信,召開“萬眾一心 愛心戰疫”捐贈企業和黨員代表座談會,表彰他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國分憂、為民解困的愛心奉獻。
廣大黨員特別是醫衛界黨員聞令而動、逆行出征,英勇奮戰在抗擊疫情前線。據不完全統計,全黨參與疫情防控救治的一線醫務人員26248人,其中湖北本省1452人、外省援鄂357人。在抗疫斗爭中,全黨38名黨員因公感染,武漢市中心醫院梅仲明黨員因公犧牲被追授為烈士﹔23名黨員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11名黨員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43名黨員所在的26個團體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大批黨員受到國家有關部門和中共地方黨委、政府表彰。眾多黨員和機關干部立足本職崗位,在抗疫科研攻關、社區防控、網絡義診、志願服務等方面默默奉獻。農工黨中央關心關愛抗疫一線黨員,印發《致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農工黨黨員的慰問信》,看望慰問抗疫一線黨員代表,發放慰問金115.9萬元。
主持人:經過8年持續奮斗,我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下一步農工黨在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將有哪些工作安排。
楊震:脫貧攻堅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展的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重要講話。在此方面,農工黨中央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於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一是定點扶貧貴州省畢節市的大方縣,二是受中共中央委托對雲南省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民主監督。我們的幫扶方式多樣,如派干部挂職,動員全黨對口幫扶,引入醫療和教育資源等,產業幫扶也是一個重點,例如農工黨就曾在大方縣部分地區利用地理資源優勢引入獼猴桃、小龍蝦等產業。同時還發揮黨派專業優勢引導知名醫院分院開設到貧困地區,大大提升了當地醫療衛生水平等。下一階段,農工黨將繼續全力以赴,助力兩地產業、教育、醫療等方面可持續長遠發展,讓當地鄉村面貌持續改善、民眾生活越來越幸福。
下面我側重談談鞏固成果和與鄉村振興銜接問題。我們將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深刻領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文件精神,結合多年幫扶有效做法和大方縣新發展階段的現實需求,在大方縣2019年脫貧摘帽之后的5年過渡期內,助力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助力推動脫貧攻堅工作體系全面轉向鄉村振興、助力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
醫療方面:充分發揮農工黨醫藥衛生界別優勢,助力提升縣域公共醫療衛生水平,筑牢基層衛生健康網底。一是技術幫扶恆大醫院。協調黨內婦、產、兒學科醫療專家幫助恆大醫院人才培養、科室建設以及提升醫院管理水平。二是深化“貧困人口精准醫療愛心行動”,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三是繼續推動“同心全科醫生特崗人才計劃”。
產業方面:以科技力量助力特色農業發展。一是聘請農工黨黨內外農林果業專家組建支持鄉村振興的專家隊伍,為大方縣農業、種業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二是以專家隊伍為依托,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讓更多脫貧群眾成為新時代的“新農匠”。三是以科技支撐助力特色農產品提升質量,幫助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四是發揮獼猴桃、皺椒等種植和小龍蝦等養殖方面的示范效應。五是幫助申請地理標志農產品,助力推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
教育方面:發揮智力優勢,培養人才隊伍。一是繼續開展“鄉村教師走出大山計劃”,提升能力,涵養教育情懷。二是加大對鄉村干部進行鄉村振興和新發展理念培訓。三是對鄉村能人(農技人員、致富帶頭人等)培訓農業現代化新技術。
公益方面:一是深化“同心圓博愛家園精准扶貧項目”,重點支持黨建引領下的農村合作社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吸引外出打工青年人才回鄉創業,“留得住心,扎得下根”。二是助力吸引退休人員返鄉置業,建設家鄉。
文化方面:在關注經濟脫貧的同時,關注群眾的精神脫貧。加強與中央書畫院、時代悲鴻文化藝術中心合作,利用“新時代農民講習所”,舉辦文化講座,開展書畫培訓、鑒賞、展覽,讓群眾不僅物質上脫貧,而且精神上脫貧。
示范點建設方面:以鳳山鄉為新發展理念示范點重點幫扶,在資金和項目支持上有所傾斜,在綠色發展、人力資源開發、體制機制創新上多做實踐探索。
關於民主監督方面,對雲南有六個“一”:一次跟蹤調查(10個縣1000戶農戶,防止返貧情況)﹔完成一批科學論著,宣傳脫貧攻堅偉大成就﹔跟進一批幫扶項目﹔組織一次總結表彰﹔匯編一部工作畫冊﹔參與一系列宣傳活動。
我們將繼續關注鄉村振興,例如農村的養老(今年有個提案,打造綜合性的養老服務體系),縣鄉的衛生院(筑牢醫療基層網底),產業的可持續,農村飲用水等相關民生問題。
主持人: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請您介紹下農工黨中央參政議政的重點工作。
楊震:2021年,參政議政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新階段新目標,積極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圍繞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及啟動實施“十四五”規劃等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重點任務,突出我黨界別特色,充分依靠全黨上下和各方支持,積極建言獻策,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
緊扣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工作謀劃中堅持政治上的高站位。在議政建言工作方向上,堅持政治引領,准確全面深入貫徹中共中央的決策部署,以中共中央的決策部署為根本遵循,學通弄懂悟透其中精髓要義,逐條對標對表,用以全面指導下一階段參政議政工作謀劃,在議政建言工作中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開好局、起好步獻計出力。
在議政建言工作的著力點上,把握歷史方位,積極拓寬深化農工黨參政議政兩條工作主線的新內涵。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已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正扎實推進,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正逐步完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正加快實施。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方面,將更加關注實現更高水平的“三醫聯動”、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健康中國行動的落實,更加注重對人口長期均衡高質量發展和老齡化社會應對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在增強健康消費基礎性作用,培育新型健康消費點、大力發展健康服務業,完善大健康產業並形成關鍵技術自主創新的產業鏈和產業鏈閉環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推進“美麗中國”方面,將更加關注綠色發展實踐,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跨越發展和生態環境協同共進,使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在發展循環低碳經濟、清潔能源利用和能源結構調整、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和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努力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在議政建言工作的謀劃上,聚焦“十四五”,探索建立凸顯我黨界別特色的課題庫。2020年下半年我們已著手積極謀劃建立“十四五”期間重點調研題庫。目前,陸續向農工黨中央各專委會和各省(市、區)級組織征集調研選題125個,向中央參政議政咨詢專家組征集調研選題59個,匯總整理我黨中央領導長期關注的有關問題,共梳理出調研課題190個。在此基礎上,我們遴選出重點調研課題2類35個,為做好下一步的議政建言工作奠定了基礎。
結合年度重點考察調研,扎實完成調研工作計劃,力爭產生一批高質量建言成果。“強化生命健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中共中央委托的2021年度重點考察調研。我們將深入調研我國生命健康領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和運行機制現狀等,分析研判存在的問題與挑戰,為“十四五”期間我國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加強體制創新,強化運行機制,為著力實現生命健康領域更多“從0到1”的重大科技創新突破提出系統政策措施建議。此外,“深入推進綠色轉型,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中央重點調研課題,擬與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同步開展調研。
我們還將以完成“兩會”發言和提案工作為先聲,做好全國政協議政性常委會、專題協商會、雙周協商會的發言組織和社情民意信息、零訊編報工作,籌辦好生態健康論壇、健康中原高峰論壇等品牌活動,力爭提案和信息在建言資政上見深度廣度、發言和論壇在凝聚共識上有響亮聲音。
主持人: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勠力同心,共同走過了不平凡的光輝歷程,多黨合作事業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農工黨中央將如何進一步筑牢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的思想根基。
楊震:今年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的重要講話,為農工黨在內的各民主黨派自己做好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凝聚了力量。
農工黨將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強化理論武裝、筑牢思想根基,不斷夯實多黨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引導廣大農工黨黨員和所聯系群眾不斷增進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始終保持同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團結奮斗的政治本色。
將按照中共中央對多黨合作事業的新部署新要求,提高研究謀劃工作的政治站位、理論站位、時代站位,提高工作本領,勇於擔當作為,發揮農工黨界別特色與人才優勢,找准工作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精准謀劃調研選題、建言議題,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中共中央對國內外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匯聚到落實中共中央重大戰略部署上來。
將動員農工黨各級組織和廣大農工黨黨員積極協助黨和政府做好凝聚共識、化解矛盾、反映意見、維護穩定等工作,更好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心聚力。
正值兩會召開之際,我們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完整准確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參加兩會建言獻策,全面貫徹執行兩會精神,凝心聚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主持人:感謝楊主席。今天的訪談到這裡就全部結束了。各位網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