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說熱詞:創新文化交流形式 用心講好中國故事

郝萍 黃玉琦

2021年03月10日14:12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傳民聲、匯民意、聚民力,今年是人民網第20次推出全國兩會調查欄目,鄉村振興、社會保障、教育問題等熱詞排在前列,備受網民關注。這些熱詞背后緊系民生,也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關注和未來“十四五”重點發力的領域,人民網推出“委員說熱詞”系列報道,採訪多位政協委員就網民關注熱點進行探討,建言獻策。

2021年人民網兩會調查結果已正式公布。截至2月28日,超過520萬網民參與。圍繞“文化軟實力”一詞,網友通過投票選出自己最關心的議題。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回眸“十三五”,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面向“十四五”,如何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聽聽政協委員們怎麼說。

加強頂層設計

立足核心價值觀涵養中國故事感染力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學中文”“穿漢服”“習武術”等一系列中國文化受到了國際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

兩會調查結果顯示,針對“最希望哪種文化載體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代表”這一問題,“民俗文化”“古典名著”和“各地美食”位居前三。除此之外,我國的“電影電視劇”“戲曲藝術”“民族服飾”等也獲得多數網民的推薦。

全國政協常委、河南省政協副主席張震宇。受訪者供圖

全國政協常委、河南省政協副主席張震宇指出,各類優秀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符號,是中國連接世界的一張“文化名片”。

張震宇表示,建議加大專業人才隊伍培養力度,壯大傳統文化傳承人隊伍,深化理論體系研究,同時營造相應領域濃厚的文化氛圍,並且要推動優秀文化成為教學的重要內容。

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然召喚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潘魯生認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培育和提升,是一項從優化文化資源、文化創新到強化文化傳播力和文化影響力的動態系統工程,需要進行頂層設計、整體規劃和持續傳播。

“第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國話語的感染力。第二,以文化產業擴大中國話語的輻射力。第三,以文化資源設計轉化中國話語的吸引力。第四,以文化國際傳播增強中國話語的影響力。第五,以學術研究創新提升中國話語理論說服力。”潘魯生建議。

拓寬全球視野

加強與各國人民心相通、意相合、情相融

為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也為了讓世界更好地讀懂中國,國家積極提倡要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多運用對方聽得懂、易接受的話語體系和表述方式,弘揚大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內容。

關於“您認為中國文化怎樣才能更好地‘走出去’?”,77.6%的網民希望“創新表達,輸出更多代表中國嶄新形象的文化產品”,超過60%的網民對“更深入地挖掘優秀傳統文化”表示關切。還有不少受訪者認為“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避免造成文化沖突”“推動民間文化交往”和“舉辦更多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也同樣重要。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人民網記者 慎志遠攝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提出,中國故事不僅與中國相關,也與世界緊密相連,在傳播文化的過程中不僅要有國際眼光,還要拓寬全球視野,搭建與世界溝通的橋梁,在立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議題環境下進行創作。“在創作、傳播文化作品的過程中,要加強與不同國家人們之間的心相通、意相合、情相融。”吳為山說。

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董希源指出,關於中國文化“出海”代表的調查結果,充分說明我們的民族認同感、自豪感,以及對於中華文化的自信。他說:“我作為一名傳統文化工作者,長期關注自由職業藝術工作者如何讓國畫藝術等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的問題。通過長期調研,我建議鼓勵自由職業藝術家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藝術創作與交流,充分發揮民間文化使者的作用。”

“在傳承發揚傳播中華文化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民間群體接地氣的重要優勢,發掘對外文化交流的潛力,多元主體協同創作,共同提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外傳播力。”董希源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董希源。受訪者供圖

堅定文化自信

全面把握“時”與“勢”的發展變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並對文化建設作出了具體部署。

關於“建成文化強國的道路,您最希望看到?”調查中,有26.1%的網民希望看到“中華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21.8%的網民聚焦“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而“社會主義價值觀深入人心”也頗受網民關注,佔比18.0%。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潘魯生。受訪者供圖

根據此項調查,潘魯生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我們黨把握時代和形勢發展變化,積極回應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我們應從以下四點發力——一是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二是要全面提高中華文化影響力。三是要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要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潘魯生表示。

吳為山認為,在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結合的過程中,應將文化自信筑牢、延續並升華。同時,還要總結並充分研究公眾、城市、國家、世界之間的關系,通過案例借鑒與實踐探索,將對傳統、現實與未來的綜合思考納入中國文化發展的宏觀格局中。 

(責編:郝萍、申亞欣)

特別推薦

    微信截圖_20210303093807_副本
    微信圖片_20210303095853
    微信截圖_20210304145010_副本
    2021 我給兩會捎句話--地方領導--人民網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