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貴州省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胡國珍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孝金波、甘海瓊)“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扶貧搬遷也不是簡單地挪個窩,還得鋪好路。”3月10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常委、貴州省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胡國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過去五年,易地扶貧搬遷是貴州脫貧的頭號工程,僅黔東南州搬遷30.8萬人。
“走出大山以后,搬遷群眾更加關心生計問題,尤其是干什麼、吃什麼。他們擔心搬到城裡以后沒了營生,掙不了錢。”胡國珍介紹,黔東南州在搬遷社區准備了很多就業機會,如通過扶貧車間、文化旅游、公益性崗位等,戶均可以解決就業2人以上。同時,還加強技能培訓,在搬人的同時也搬文化。
以黔東南州台江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方黎灣社區為例,社區內的“媽媽制造”扶貧工坊參與者都是易地扶貧搬遷婦女。“以前她們都是村裡的留守婦女,現在她們在家門口做刺繡、蠟染、銀飾等傳統手工,每個月的收入就有兩三千元,既照顧了家裡的老人、孩子,又發展了富民的產業,還傳承了民族手工技藝,可謂一舉三得。”胡國珍說,曾經生活在大山裡的農民,如今成了市民,出門就有學校、醫院、公交、商場等,社區已成為基礎設施齊全、服務功能完善的幸福家園。
胡國珍表示,下一步黔東南州將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與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的有效銜接,抓好集中安置區的產業發展、就業幫扶和社區治理,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