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高校代表委員”系列報道——

丁奎嶺委員:加大基礎研究投入 為重大原始創新的“冷板凳”加熱

2021年03月11日10:34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 “經過多年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基礎研究已經跨入由量到質、由點到面的全面提升新階段。”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

丁奎嶺談到,在肯定成績與進步的同時,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我國的基礎研究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需要奮起追趕,不斷提升基礎研究水平。

基礎研究“遇冷”現象依然存在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統計結果顯示,2019年,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位,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數量上升至世界第二位。同時,多門學科取得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成果。

“為了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多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優化布局、激發活力、管理改革、環境營造方面取得諸多積極的成效,但是基礎研究‘遇冷’現象依然存在。” 丁奎嶺說。

對於當前我國基礎研究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丁奎嶺認為,一是基礎研究領域投入不足,與部分發達國家相比尚有較大差距﹔二是科學研究的評價機制不夠完善,科技創新仍存在重視短期效益、淡化長期影響的浮躁心態,引領性、顛覆性、原創性的重大科技成果產出不足﹔三是基礎研究的頂尖人才和團隊比較匱乏,“高精尖”科技人才存在較大供給缺口,部分青年人才仍存在留不住、待不長等現象。

建議加快推動“基礎研究十年行動計劃”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丁奎嶺在今年的提案中也表示,希望加快推動“基礎研究十年行動計劃”,為重大原始創新的“冷板凳”加熱。

為此,丁奎嶺從三個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

一是增加“壓艙石”,強化對基礎研究的穩定支持。他建議未來十年將基礎研究在全社會R&D(研究與開發)的投入比例,從目前的6%增加至10%以上,加快實施基礎研究重大專項﹔對於具有潛力的科研人員和基礎研究項目,在增加經費投入的同時放寬經費使用年限,比如採取5年+5年的模式,促使更多科研人員“十年磨一劍”。

二是打開“校正儀”,深化科研評價體系改革。在有條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試點,建立符合基礎研究實際的評價體系﹔通過揭榜或自命題的方式,選定基礎研究特區並給予特定支持,設定十年(或更長)期限,不考核一般論文成果,隻關注研究價值和實施進展﹔進一步改善快出成果、多發論文、爭評職稱、搶高帽子的急功近利心態。

三是抓住“生命線”,加強卓越創新人才的引育。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根本,優秀的人才是基礎研究突破的關鍵。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把基礎研究人才的培養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進一步強化價值引領,加強高質量學術就業引導,著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與水平,為基礎研究輸送強大的后備力量。與此同時,持續實施高端人才計劃,大力引育領軍人才和青年人才,全方位支持人才發展,構建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制度體系與生態環境。

為實現“碳中和”拓寬“承重牆”、搭載“助推器”、添加“催化劑”

今年兩會期間,“碳中和”成為熱點話題。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

針對實現碳中和“時間緊,任務重”的現狀,丁奎嶺表示,建議通過“開源”拓寬實現碳中和的“承重牆”,聚焦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通過“節流”搭載實現碳中和的“助推器”,聚焦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與推廣,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通過“政策保障”添加實現碳中和的“催化劑”,加大制度保障與政策激勵,完善碳市場建設。

在丁奎嶺看來,要實現碳中和,我國需要付出比發達國家更大的努力。首先,我國處於工業化發展階段,能耗及碳排放量巨大。當前,我國單位GDP能耗仍然較高,建立綠色低碳的經濟體系任重道遠﹔其次,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高碳化石能源佔比較高,能源結構優化任務艱巨﹔第三,我國碳中和的過渡期遠短於發達國家,要用30年走完歐美國家六七十年的道路﹔第四,主要發達國家已完成碳中和的近中遠期行動方案制定,我國實現碳中和的行動計劃仍需進一步研究與細化。(李依環 江倩倩)

(責編:李依環、鄧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