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黄玉琦 王欲然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如何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未来如何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人民网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
发挥自贸区和节点城市的引领作用
人民网:如何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
周汉民: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畅通内外循环、内外并重、内外相互促进,是新形势下的更高水平开放发展布局。
所谓大循环,就是要发挥中心城市的突出作用,形成区域循环,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的引领作用。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在这些国家战略中找到一系列的中心节点城市,让中心节点形成区域循环,最后形成全国的大循环。我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做好区域经济的循环,进而促进整个国内的循环。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认为,就是要发挥全国21个自贸区的网格作用,促进中国形成梯次的开放。比如,沿海如何开放,内陆地区如何开放,要发挥什么作用? 因此,我建议,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首先是自贸区的开放度要提高,其次要形成网格化。各展所长,各有特色,不能千人一面,也不能千篇一律。
创新消费热点 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人民网:“十四五”时期,如何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您的建议是什么?
周汉民: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是外贸出口、国内投资和居民消费,我认为,居民消费应该是最重要的力量,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去年“五一”长假,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出游人数已经井喷发展。无论是出游的人次,还是出游人次的消费,都比前年有了增长。
今年春节,尽管我们提倡以在当地过节为主,但是消费的新模式发力,比如快递,据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监测显示,春节期间(2月11日至17日),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6.6亿件,同比增长260%。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在消费中的表现是消费产品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也就是“多了还是多,少了还是少”。什么“多了”?比如我们一般的产品,农副产品,蔬果、肉类、坚果等比较多。什么“少了”?比如说旅游,目前高质量的旅游景点,让人们有幸福感、愉悦感的旅游景点比较少。而且,旅游景点在各地的相似度太高,我们对文化内涵的开掘还有许许多多要做的事,还是要创造新的消费热点。
因此,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构建新发展格局 要推进更高水平开放
人民网:“十四五”时期中国扩大开放,步伐如何迈得更大、更稳?
周汉民: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020年11月,经过8年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不仅将有力推动地区经济整体复苏进程,必将为促进地区的发展繁荣增添新动能,也将成为拉动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12月30日,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达成了一份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赢的投资协定,展现了中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一带一路”倡议从2013年提出到今天,行稳致远。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随着疫情后经济的复苏, “一带一路”一定会比过去走得更坚实,也走得更有力。
中国致力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开放的步伐更加坚定,中国将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对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