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8日06: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陳敏爾代表(重慶市委書記) |
景俊海代表(吉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
婁勤儉代表(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陳敏爾代表(重慶市委書記)
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適應我國發展新階段要求、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我們將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扎實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建設雙城經濟圈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有利於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目前,川渝累計簽訂合作協議236份,兩地95個事項實現“川渝通辦”,雙城經濟圈建設起步扎實、開局良好、進展順利。要強化一盤棋思想和一體化發展理念,聚焦“兩中心兩地”戰略定位,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同心協力辦好合作的事情,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全力抓好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重慶是制造業重鎮,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推進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著力補短板、鍛長板,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疫情影響下,當務之急是優化產業鏈、保障供應鏈﹔長遠看,要推動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更好適應市場需求,實現高質量發展。
全面推進改革開放。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融入新發展格局有一定優勢和條件。要充分發揮重慶通道優勢,通過長江黃金水道把西部內陸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緊密連接起來,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把中國的西部和東盟更加緊密連接起來,通過中歐班列等把我國和歐盟等經濟體更加緊密連接起來,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加快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這既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協調發展任務繁重。要著眼於促進城鄉經濟循環,統籌抓好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以城鄉融合發展開辟更大需求空間。
本報記者 王斌來整理
爭當現代農業排頭兵
景俊海代表(吉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我們要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三農”工作寄予厚望,5年3次考察吉林。我們一定不負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爭當現代農業排頭兵。
近年來,吉林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脫貧攻堅工作,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48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我們要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政策上不留空白,機制上推動整合,工作上強化統籌,促進鄉村振興實現突破。
要堅定扛穩糧食安全這一政治責任。吉林糧食產量連續8年保持在700億斤以上,我們要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向著800億斤階段性目標邁進,為國家多產糧、產好糧,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吉林力量。
要緊緊抓住產業興旺這一源頭基礎。加快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叫響一批“吉字號”品牌,打造萬億級農產品和食品深加工產業,提高全產業鏈價值,帶動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創業,讓農業主業興、農村百業旺,讓農民在產業興旺中增進福祉。
要充分用好農村改革這一重要法寶。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見政策、見行動、見效果,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經營效率,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加快城鄉融合發展,重塑城鄉關系。
要夯實筑牢鄉村治理這一堅強基石。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抓實鄉村文化建設,培樹好家風、好村風、好民風,提高鄉村善治水平。堅持鑄魂與塑形一體推進,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讓農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開啟現代化新征程上,吉林將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省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繪就一幅凸顯吉林特色的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壯美畫卷。
本報記者 孟海鷹整理
構建貫徹新發展理念制度保障體系
婁勤儉代表(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要繼續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堅持問題導向,構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制度保障體系
新發展理念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發展真理,是育先機開新局的強大武器。黨的十九大后,江蘇研究確立了“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全面展開“六個高質量”工作布局,實施高質量發展考核,引導全省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2018年以來,我們部署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把貫徹新發展理念作為重要內容,推動全省上下破除不相符的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解決了一大批突出問題,謀劃推進了一系列事關長遠發展的全局性工作。這幾年,無論形勢如何變化,我們都始終堅定不移把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事情辦好,取得了超出預期的發展成就。去年全省經濟總量跨上10萬億元台階,不僅是總量的增加,更多是結構的調整和存量的優化。
這些年的實踐,極大增強了江蘇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信心和決心。步入新發展階段,要在創新發展上,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更好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協調發展上,破除蘇南蘇中蘇北傳統梯度轉移發展模式,推動南北聯動、跨江融合和向海發展,形成特色發展、融合發展的新格局。綠色發展上,堅決落實長江大保護要求,以美麗江蘇建設為抓手,統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沿江轉型升級、沿海建設和保護,努力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開放發展上,立足“一帶一路”交匯點,加快制度型開放、高水平開放,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共享發展上,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持續排查解決突出民生問題,與群眾一道共創高品質生活。要堅持系統觀念抓貫徹,既整體把握、一體落實,又注重協同發力、形成合力,同時統籌好發展和安全。
江蘇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鮮明特色和重要經驗,就是改革先行,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形成了較完善的制度體系。要繼續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堅持問題導向,構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制度保障體系,更好擔負起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
本報記者 何 聰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08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