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管理員鄒彬。人民網記者 陳斌 攝
人民網北京3月8日電 (記者孝金波)8日下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前的“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管理員鄒彬在接受採訪時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並建議加快推動農民工向新型技術產業工人轉型。
鄒彬是一名來自湖南的“95后”建筑工人。他說:“第一次到工地上學砌牆的時候,那時候工人們經常笑話我,因為當時在工地上砌牆,砌得越多,工錢也就越多,但是我覺得不美觀就推倒重砌。我想,那時候就是我對‘工匠精神’認識的萌芽,要干活,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標准,堅持就一定能有收獲。”2014年,鄒彬參加了中建五局建筑比賽,得到了砌筑組第一名,后來,又陸續參加了行業更高級別比賽,一路過關斬將,最后進入了國家集訓隊。
“說實話,我對自己的實操技術有信心,但由於讀書少,我對幾何知識、圖形測算幾乎無法理解,直接影響了作品美觀,這讓我非常難過。好在我的老師沒有放棄,一次次鼓勵我一定要堅持下去,給我開小灶,強化理論課程,幫我編順口溜加強記憶。那時候我心裡隻有一個想法,一定要堅持下去。計算不准圖形數據,我就砌好一面牆,對照圖紙,檢查誤差,再把牆推倒、拆掉,重新開始砌。”八個月后的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上,鄒彬獲得了砌筑項目優勝獎,實現了中國在這一獎項上零的突破。那一刻,他對“工匠精神”又有了另外一層認識,要用十足的韌性接受挑戰,用十足的耐心追求極致。
鄒彬建議,加快推動農民工向新型技術產業工人轉型,“我特別想對更多的農民工兄弟姐妹們說,堅持干一行愛一行,成長為大國工匠,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也真誠地希望全社會都更加關心關注農民工群體,讓我們有更多學習提升、改變命運的機會。”
微紀錄片︱中國青年鄒彬
兩會快評丨奮斗的青春最“出彩”
易博文
3月8日下午2點10分,就在剛才,湖南代表團最年輕的全國人大代表鄒彬走上了“代表通道”,從容自信、落落大方地回答了記者的提問。陽光、帥氣,朝氣蓬勃。更為吸睛、走心、感人的是:大國工匠、25歲,全國人大代表、鄉裡伢子。這樣傳奇般的組合,真實地展現了“草根”的春天,鮮明地見証了在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嶄新的時代,年輕朋友們“隻要奮斗,就能出彩”。
鄒彬“出彩”當然是個人奮斗的結果。一個來自湖南新化的青年農民“小砌匠”,寧可被別人笑,也要把自己覺得砌得不美觀的牆推倒重砌,正是堅守這樣的“工匠精神”,一步一步成長為大國工匠。一把泥刀,“砌”上世界大舞台。2015年8月,作為中國唯一砌筑選手,鄒彬赴巴西參加享有“青年技能奧林匹克”之稱的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並獲優勝獎,實現中國在這一項目獎項上“零”的突破。此前,他還獲得過“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農民工”等榮譽。
鄒彬的“出彩”,也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營造好環境,中建五局悉心培育的結果。去年以來,湖南省堅決做好“六穩”“六保”,幫助924萬農民工返崗,城鎮新增就業72.4萬人,這是崗位出彩的前提。鄒彬對幾何知識、圖形測算幾乎無法理解,中建五局的老師們一次次鼓勵他、“開小灶”幫助他,“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達到了高標准。
鄒彬的“出彩”,更是抓住機遇,將個人奮斗與國家需要結合起來的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飛速的發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為個人命運的改變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十三五”期間,我國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完成約1億人居住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多少人的命運由此改變,鄒彬就是其中的一個。“十四五”,我們的城市化率將達到65%,又有多少人的人生將更加精彩!
這是一個奮斗者的時代,這是一個給青年人提供成長、成才、出彩無限機會的大舞台。“帶著夢想,飛得更高”“讓每一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正以昂揚的姿態邁入“十四五”、踏上新征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時代呼喚青年人,讓我們行動起來,告別一切的所謂 “宅”“喪”“佛系”,把個人奮斗與國家需要結合在一起,到基層去、到中西部和農村地區去、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事創業、發光添彩。
鄒彬代表提出了“加快推動農民工向新型技術產業工人轉型”的建議,為農民工代言,期盼他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議,更好地履行一位人大代表的神聖職責﹔祝福他銳意進取、繼續奮斗,擁有更為豐富、更加精彩的人生。(視頻、評論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