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競、梁秋坪、黃玉琦、扶婧穎、曹淼、萬鵬 、張聿修
編者按:“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24.1%”“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一個個清晰的數字,宣告了“十四五”時期的奮斗所向,也展開了中國未來的發展圖景。
在這個春天,我們眺望五年后的中國,也暢想未來的生活。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錢袋子”更鼓,“家底”更厚﹔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甩開膀子,鉚足干勁兒﹔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美德蔚然成風,文藝百花齊放﹔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仰頭見藍,推窗見綠﹔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老有所養、幼有所育﹔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安全守護“穩穩的幸福”。
這一個五年的約定深遠而廣闊,既承載著國家發展的“大願景”,也蘊藏著百姓人家的“小目標”。如何去實現,如何去奮斗?人民網特別推出《“十四五”,我們將收獲怎樣的幸福》系列報道,邀請代表委員在開局之年,談舉措,話落實。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民生福祉”始終是國家發展藍圖裡的主旋律。“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將“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3月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綱要草案20個主要指標中有7個是民生福祉類,佔比超過三分之一,是歷次五年規劃中最高的。“十四五”時期,如何穩步提升教育質量,持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不斷夯實民生福祉的基石?記者日前採訪了多位代表委員。
周洪宇代表:深入推進教育評價改革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周洪宇認為,我國教育總體水平已經進入世界中上行列。與教育事業發展相匹配,社會公眾對於高質量發展特別是美好的教育生活需求邁向高位。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在教育領域有著更加強烈的反映和期待,家長的夙願從‘有學上’更多地轉向‘上好學’,廣大群眾希望擁有更高的教育獲得感、教育幸福感、教育滿意度。”周洪宇說。
在他看來,要加快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推動學前教育更加普及優惠,義務教育更加優質均衡,高中教育發展更加多樣化﹔要堅持高等教育分類發展的原則,調整教育類型結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提升適應新發展格局需要的創新服務能力,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要深入推進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完善職業教育與培訓制度,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他同時強調,要深入推進教育評價改革,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發揮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評價的主體作用,改變傳統學校內部評價過多、過細、過頻和過於功利化的問題,引導廣大師生將主要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教育教學、學習與成長上。
此外,還要發揮社會各界教育評價的協同支持作用。樹立科學的人才評價導向,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觀念。在選人用人方面,堅持德才兼備、全面衡量、唯才是舉,不片面強調學歷、學位、“帽子”、獎項等,糾正教育系統內部評價的偏差。
胡豫委員:提升對新發傳染病的預警和應對能力
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作為來自於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全國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院長胡豫認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升對新發傳染病的預警和應對能力至關重要。要建設以公立醫院為主體的醫防融合型醫療救治體系,以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帶動整體防控救治能力的提升。
胡豫指出,加強疫情防控戰略儲備。支持高水平公立醫院多院區發展,以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為契機,加快發展感染、呼吸、重症等重點專科群,培育優秀專家團隊,整合科技攻關力量,做好應對新發傳染病防控救治的要素儲備。此外,在臨床醫學生培養中融入預防、公衛知識。
其次,完善網格化醫聯體布局。高水平公立醫院牽頭,納入疾控機構和基層醫療機構,實現急救、門診和疾控網絡的互通共享,健全靈敏高效的傳染病預警機制﹔統籌應急狀態下醫防聯動、資源征調和統一指揮﹔建設互聯網醫院,擴大無接觸遠程診療,推動分級診療。
他同時談到,要強化政府投入和監管,在硬件、人頭經費等方面保障投入,用好考核評價“指揮棒”,強化公立醫院姓“公”,讓其輕裝上陣,增強疫情防控救治的內生動力。
鄭功成代表:大力推進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
社會保障是民生安全網、社會穩定器,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十三五”期間,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讓人民群眾更多地分享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認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已進入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階段。新發展階段,如何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成為全新課題。
“首先,要統籌規劃現行社保體系結構,精准定位不同項目、不同層次的保障功能,去弊興利、守正創新,全面優化現行制度安排﹔二是盡快優化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社會救助制度﹔三是及時補上養老服務與兒童福利事業等發展短板﹔四是大力發展慈善事業,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五是加快提升法治化水平,增強經辦服務能力。”鄭功成說。
數字化時代呼喚“智慧社保”。鄭功成指出,要大力推進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形成基礎數據全面共享+專業信息分工負責的格局,同時借助信息技術創新服務方式,堅持開拓線上服務方式與改善傳統服務方式並舉,以實現便民、惠民、利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