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今年財政政策不“急轉彎” 保持連續性和可持續性

2021年03月11日18:58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3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翟健嵐 攝

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 今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李克強指出,去年我們沒有搞寬鬆政策,或者說所謂量化寬鬆,今年也就沒有必要“急轉彎”,還是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可持續性,著力穩固經濟,推動向好。

以下為記者會實錄:

日本經濟新聞記者:您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1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為6%以上,目前很多國際機構都認為中國2021年的經濟增長有可能達到8%左右。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除了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加大,還存在著由於世界性的資金過剩導致房地產投資過熱的風險,現在中國政府採取了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請問總理,在這樣的情況下今年是否存在宏觀政策轉為偏緊的可能性?據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預測,中國的經濟規模將於2028年超過美國,對此您有何看法?謝謝。

李克強:我注意到,我們提出6%以上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確實引起了多方面的關注,有不少分析。有的認為是積極的,也有認為低於預期。我們當然樂見經濟向好,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今年是在恢復性增長的基礎上前行,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而且世界經濟復蘇不確定性依然很大。我們說6%以上,6%不低了,現在我們的經濟總量達到100萬億元,增長6%就是6萬億元,這要放到“十三五”之初,需要8%以上增速才能達到。而且我們說6%以上是開了口子的,實際過程中也可能會增長得更高一點。但是我們不是在定計劃,我們是引導預期,希望把預期引導到鞏固經濟恢復增長基礎,推動高質量發展,保持可持續性,尤其是和明年、后年的目標相銜接,不能造成大起大落,否則會擾亂市場的預期。一時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穩,隻有走得穩才能走得有力。我們還是希望中國這樣一個巨大的經濟體,經濟能夠行穩致遠,保持長期向好。

去年面對罕見的巨大沖擊,我們及時果斷採取措施,但也保持定力,沒有搞“大水漫灌”。我們新增財政資金規模2萬億元,絕大部分都是用於市場主體和民生急需,主要是減稅降費,保基本民生。而且採取了直達機制,就是把這些“救命錢”最快7天時間直達基層,來保証基層減稅降費、穩崗等財力,很快就見到效果。如果我們當時重點考慮上大項目、搞大產業,這不是不需要,但這要經過論証還要考慮市場需求,時間恐怕得200天以上,就不是僅僅一周時間了。錯過了時間,企業可能會大批倒閉。我記得去年在記者會上,也有記者提出中國政府採取的政策規模和力度是不是偏小了。我們是把肥施到根子上,政策打到點子上,所以起效快、有作用。現在看,這個規模、力度是合理的,准備的儲備政策后來也沒有用。

去年我們沒有搞寬鬆政策,或者說所謂量化寬鬆,今年也就沒有必要“急轉彎”,還是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可持續性,著力穩固經濟,推動向好。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還是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現在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還在恢復元氣中。由於經濟恢復增長,我們要合理調整政策,但調整是適度的,有些階段性政策退了,同時又用一些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來沖抵影響,保持保民生、保就業、保市場主體的力度不減。

怎樣保持力度不減,固然資金規模很重要,但用好錢更重要,我們去年宏觀調控積累的經驗還可以繼續用。比如在財政金融方面,簡單地說,那就是要“一減、一增、一穩中有降”。“一減”,就是減少中央政府本級支出,各級政府都要帶頭過緊日子﹔“一增”,就是擴大直達資金范圍,讓基層和市場主體感到支持力度不減,這樣能夠更快更有效地惠企利民﹔“穩中有降”,就是在穩定杠杆率的同時,引導金融企業合理讓利,使中小微企業融資更便利、融資成本做到穩中有降。當然,我們對各類風險隱患,也會及時防范化解。

中國發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讓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會立足於著力辦好自己的事。中國的發展對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繁榮都是重要貢獻。謝謝。

(責編:李楓、丁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