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5日10:4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手機看新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今年的“兩會時間”已經正式開啟,代表委員齊聚北京,這是春天裡的約會,這是春光中的“和鳴”。
4日中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是世界上防疫最成功的國家之一,彰顯人民至上理念﹔中國已向世界提供超21億劑疫苗,盡顯大國擔當。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一場“委員通道”備受關注,從載人航天工程新進展到 “雙減”成效,每個熱點都呼應民意。
4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開幕。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從聚焦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到圍繞中心任務議政建言,助力“十四五”良好開局﹔從豐富政協協商內涵,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效能,到完善團結聯誼方法載體,廣泛匯聚智慧和力量……在過去一年,全國政協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政協性質定位,積極履職盡責,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全年舉辦重要協商活動25次,開展視察考察調研82項,立案提案5039件,編發大會發言867篇……每一組數據都展現著履職風採,都“沉澱”著責任擔當,人們看到全國政協圍繞中心任務議政建言,看到全國政協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把事業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全國政協去年還強化專門委員會基礎性作用,創設專家協商會。“專家協商會”這一新的協商形式,讓人眼前一亮,通過組織跨界別、跨學科、跨領域的專家委員和有關學者,進行小范圍、多輪次深度協商,不僅能夠最大程度發揮專家優勢,比如就某一話題展開靈活性、專業性和深入性討論,還能生動展現協商民主的深刻內涵,讓協商更有深度,讓履職更有質量。
商以求同,協以成事。今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中國共產黨將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新時代呼喚新作為。無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還是推進鄉村振興,無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還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無論應對老齡化社會挑戰,還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每一個“國之大者”,都需要全國人民砥礪奮進,都需要團結一心,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形成強大合力。
人民政協因團結而生、依團結而存、靠團結而興,在不同歷史時期為促進中華兒女大團結作出了重要貢獻。當前,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更加需要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
“團結要有圓心,固守圓心才能萬眾一心。”中國共產黨成為中華兒女大團結的圓心,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奮斗開創未來。我們靠團結奮斗創造了輝煌歷史,還要靠團結奮斗開辟美好未來。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人民政協圍繞大局建言獻策,把握民心民意,更好凝聚共識,必能為實現黨和國家目標任務廣泛匯聚智慧和力量。
眾力並則萬鈞舉,人心齊則泰山移。在同心共筑中國夢、攜手奮進新時代的新長征路上,凝聚萬眾一心的偉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保持勇毅篤行的堅定,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我們將取得新的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續奮斗。(文丨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