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昌禹 宋 爽 翁宇菲 郭雪岩
2022年03月08日06: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3月7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集體採訪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8位全國政協委員接受網絡視頻採訪,就養老、職業教育等社會熱點話題作出了回應。
黃改榮委員
幫老年人實現“老有所為”
當前,養老成為一種“剛需”。河南省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黃改榮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採訪時表示,“老年人最關心的莫過於兩件事,一是健康,二是幸福。”
黃改榮認為,老年人要保持樂觀心態,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社會也應該積極地看待老年人,創造條件幫他們實現“老有所為”。“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沒病痛、不孤獨、有樂趣的老年生活,一定是幸福的。”
黃改榮介紹:“目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醫養結合不斷加快,全國醫療衛生健康服務延伸到了社區和家庭,社會的適老化改造也在有序推進。”什麼樣的老齡觀才是積極的?黃改榮說,“人人參與,就是積極老齡觀。”
胡衛委員
讓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備受尊崇
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常務副主任胡衛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採訪時表示:“高質量的職業教育既要教文化,也要教技能。”
“加強職業教育,一是橫向融通,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學術教育融合發展﹔二是縱向貫通,暢通職教升學通道。”胡衛建議,應該以能力和實操為導向,建立“職教高考”制度,使其成為高等職業教育招生特別是職業本科學校招生的主渠道。“此外,要提高職教地位,讓職教畢業生在就業、落戶和薪資待遇等方面享有與普通學校畢業生同等待遇。”
胡衛呼吁,要倡導“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讓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備受尊崇,使三百六十行星光璀璨。
王貴齊委員
加快推進農村地區癌症早診早治
“許多惡性腫瘤早期並沒有症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採訪時說,要有針對性地在農村地區進行腫瘤的早期篩查。
20多年前,王貴齊跟隨老專家,在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高發區啟動了農村地區癌症早診早治工作,從此由一名腫瘤外科醫生轉而從事腫瘤篩查早診內鏡微創治療。
王貴齊表示,經過社會各界一起努力,農村癌症早診早治項目現已覆蓋31個省份,項目啟動至今累計查出腫瘤患者21.55萬人,其中早期癌共計9.57萬例。大量的基層醫務人員經過培訓后,癌症篩查早診能力得到較大提升,盡量做到早診不漏診。
孫德宏委員
謳歌偉大的時代和人民
人物通訊《尋找時傳祥》留下了一個時代的印記,通訊作者、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孫德宏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採訪時說:“這篇報道弘揚了一個新時代依然崇尚且依然需要的基本價值:做一個像時傳祥那樣的誠實、敬業的好人!”
“我們這個時代之所以偉大,我們的人民之所以偉大,正是因為有了時傳祥這樣兢兢業業、精益求精、踏實肯干的普通勞動者。”孫德宏說,在新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這個偉大新時代的貢獻者、推動者。
孫德宏表示:“謳歌新時代、謳歌人民,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也是我們的榮幸。”
西西瑪委員
堅定扛起革命軍人的責任和使命
武警第一機動總隊某處處長西西瑪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採訪時說,現在每年入伍的新戰友,思想活躍、個性鮮明、科技文化素養高,在大災大難、生死考驗面前,個個都能豁得出來、頂得上去。
在一次抗震救災任務中,年輕戰友們在廢墟裡、夾縫中爭分奪秒搶救生命,用手刨、用背頂、用肩扛,懷著“絕不放棄”的信念,直到救出最后一個人,安頓好每一個受災群眾。
“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柱石。”西西瑪說,我們生逢偉大的新時代,肩負著強軍興軍的歷史重任,必將堅定地扛起新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革命軍人的責任和使命。
霍啟剛委員
增強香港青少年對祖國的認同感
今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將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霍啟剛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採訪時說,香港要實現由“治”到“興”,當前一項重要工作是促進人心回歸。
“推動交流合作是推廣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方法。”霍啟剛說,要讓香港青少年在交流中增強對祖國的認同感。
霍啟剛建議,抓住冬奧會、冬殘奧會和2025年全運會契機,以體育為主題舉辦更多的交流活動,支持體育產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讓香港青少年在體育交流中既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也能為大灣區的總體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吳志良委員
愛國愛澳是澳門的主旋律
“愛國愛澳、真心實意擁護中國共產黨,是澳門各界最大的共識,也是澳門的主旋律。”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採訪時說,去年澳門基金會舉辦的“中國共產黨的100年”大型主題展,是澳門日均觀展人數最多的展覽。
吳志良認為,歷史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使澳門同胞特別是青少年,深刻認識到“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兩個根本問題,讓澳門與內地血脈相連、守望相助。
“‘回家’的22年,是澳門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時期,也是澳門同胞共享偉大祖國尊嚴和榮耀感最強的時期。”吳志良表示,有愛國愛澳教育,有國家認同,澳門必將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加繁榮穩定。
江爾雄委員
祖國需要兩岸青年共同建設
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江爾雄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採訪時分享了台灣青年陳文成的故事。陳文成2011年到北京上學,后留在北京體育大學任職,今年北京冬奧會期間,作為一名志願者,積極宣傳冬奧,並組織台灣大學生體驗滑雪。
江爾雄介紹,僅在福建的台灣青年就超過4萬人,兩岸青年手拉著手、心連著心,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滾滾浪潮。
江爾雄呼吁,當今的時代,是中華民族大發展大作為的時代。祖國永遠是台灣青年堅強的后盾,祖國需要兩岸青年共同建設,“熱忱歡迎台灣青年來祖國大陸追夢、筑夢、圓夢”。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08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