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梅
2022年03月02日11: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抄水表、下水井、監測水質……從2000年起,夏吾卓瑪就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自來水有限公司工作。
“作為一名自來水公司職工,我特別關心牧民能不能喝上放心水﹔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我要積極履職盡責,為守護好‘中華水塔’建言獻策,讓全國人民喝上放心水。”一直堅守牧區一線,每天和水打交道,夏吾卓瑪對水生態環境格外關注。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黃南藏族自治州全境屬於三江源生態保護區。通過禁牧封育、退牧還草、濕地保護、植樹造林等一系列措施,黃南藏族自治州近年來的植被覆蓋率明顯上升,水源涵養量不斷提高。在去年的全國兩會上,夏吾卓瑪提出了“河南蒙古族自治縣黃河生態建設項目”的建議,被列為重點建議。
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夏吾卓瑪一直忙著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開展調研。在尖扎縣,她發現黃河沿岸生態和河道治理依然存在難題。
黃河在尖扎縣境內流程達96公裡,年平均徑流量為209.84億立方米。作為黃河的一級支流,尖扎縣地處黃河谷地,溝壑縱橫,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尖扎縣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異常艱難。全縣水土流失嚴重,年流入黃河泥沙量為264萬噸,不僅嚴重壓縮行洪空間,而且導致河流流速流態發生變化,對沿岸生態有很大影響,黃河沿岸防洪問題日趨嚴峻。
年年治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夏吾卓瑪走訪了尖扎縣的20多家單位,發現存在“多頭管理”等現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態系統,隻有系統管理和保護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夏吾卓瑪說。
上網查資料、請教生態專家、到水利部門了解情況……經過反復研究,夏吾卓瑪今年准備提出建議,呼吁對黃河沿岸城鎮段生態保護修復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治理給予政策和技術支持,“要把河道治理、沿岸生態治理工作融入城鎮化過程,科學規劃河道泄洪、清淤等生態修復工程。隻有把黃河流域的每一段都保護好、治理好,水質才能變得更好,沿岸生態環境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隻有不停地學習、鑽研,才能更好地履職盡責。”夏吾卓瑪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26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