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彩雲代表:教育的意義在於點燃愛、守護愛、播撒愛

2022年03月05日10:22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3月5日電 (孝金波、彭靜)在5日上午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採訪活動上,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吹麻灘小學校長董彩雲分享了她一個親身經歷的教育故事。

董彩雲稱,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全國模范教師,在三十多年的從教生涯中,她深深地懂得教育始於接納、終於奉獻,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在愛中感悟生命、收獲成長。

董彩雲回憶,在2001年8月的一天,她正在備課,有人輕輕地敲門,推開門一看,是一位四十多歲、衣著朴素的婦女領著一個約十幾歲的小男孩。

這位母親輕輕地問:“校長,我的兒子可以在您的學校上學嗎?”

董彩雲說:“當然可以啊!”

經過了解,這個孩子被當地的衛生部門鑒定為一級聽力殘疾。當時在積石山,像這樣的孩子隨班就讀是沒有先例的,況且孩子的父親已經去世,家庭生活陷入了困境,孩子也錯過了最佳的入學年齡。望著孩子期盼的大眼睛,董彩雲拉起他的小手,問他“你喜歡學校嗎?”經他母親和他比比劃劃,孩子明白了董彩雲的意思,使勁地點頭。當時,董彩雲心想,接納孩子是自己的義務,隻要他能來到學校,哪怕是和同學們一塊兒玩耍,哪怕隻認識一個字,都比呆在家裡要強。

20年前的臨夏州是沒有特殊教育的,董彩雲隻好安排他進入一年級隨班就讀。孩子一直沒有自己的名字,董彩雲給他取了個名字叫馬學賢。剛開始,老師和同學們都無法和他進行正常交流,孩子也孤單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顯得很自卑。了解這種情況后,學校為他量身定做了“不求成功、隻求成人”的特殊教學目標。漸漸地,他和大家開始交往了。

董彩雲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他有打籃球和畫畫的天賦,我們便引導他參加學校的籃球隊和繪畫社團。他開始變得自信了,變得開朗了。從那以后,我也多了一個身份,那就是馬學賢的‘校長媽媽’。不管在哪,他隻要見到我,都會給我一個甜甜的笑容,用不太標准的發音努力地叫我一聲‘媽媽’。我很欣慰。他小學畢業的時候,會算簡單的加減法,會認簡單的漢字,會寫自己的名字。后來,雖然他沒有上大學,但是他一身朝氣,一臉陽光。2018年的一天,他來學校看望我,高大帥氣的他用手比劃著對我說,他在一家茶餐廳當配菜師,月工資5000元。他不僅可以養活自己,還能補貼家用。”

董彩雲說,馬學賢的成長故事告訴自己,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的意義在於,點燃愛、守護愛、播撒愛,以愛育愛,讓世界充滿愛,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責編:彭靜、郝孟佳)

最新報道

    2022全國兩會調查結果出爐

特別策劃

    “兩會有你 每日競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