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濤代表:弘揚“工匠精神” 培養“大國工匠”

2022年03月05日10:26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3月5日電 (孝金波、張繼航)在5日上午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一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貴州航天天馬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有色金屬焊接班班長姜濤稱,為了讓航天事業后繼有人,他會繼續加倍努力弘揚“工匠精神”,做好技能傳承,培養更多的“大國工匠”。

1972年,3歲的姜濤隨父母從黑龍江到貴州遵義,支援國家“三線”建設。老一輩“三線人”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歷程以及他們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地影響了他。

作為“三線”第二代航天人,1987年,17歲的姜濤義無反顧地投身到航天企業。剛進工廠時,為了練習手握焊槍的穩定性,姜濤將自己的雙手綁上了沙袋,每天進行6至7個小時的焊接訓練,常常累得精疲力盡。但經過7個月的刻苦訓練,他取得了常規需花兩年時間才能取得的焊接合格証。

35年來,姜濤和他的團隊,一直從事航天產品的焊接工作。隨著國家航天事業的快速發展,從多個國家重大型號裝備研制到航天發射“一箭20星”,姜濤和團隊克服了無數困難,一次次攻克了數以百計的焊接技術難關,讓焊縫探傷檢測百分之百無缺陷。

2015年9月,“長征六號”成功將20顆衛星送上太空,創造了中國航天發射“一箭多星”的紀錄,而這套起豎發射系統,從零件到主體的焊接,正是由姜濤和他的團隊完成。

35年來,姜濤工作時的標配就是一把不離手的焊槍。他手持焊槍一次次超越自我,攻克國內焊接技術難關,獲得了“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成長為一名“大國工匠”。他親手焊接的產品,也多次接受黨和國家的檢閱,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的強大。

依托“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勞模創新工作室”等平台,姜濤將在金屬材料焊接以及大型結構件焊接變形及控制方面的知識和經驗,都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了年輕同志,先后培養了300多名優秀的焊接技能人員。其中,很多人都已成長為全國和省市級的技術能手,以及各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帶頭人。

(責編:張繼航、申亞欣)

最新報道

    2022全國兩會調查結果出爐

特別策劃

    “兩會有你 每日競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