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夜話》: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共撐屋檐下一方煙火

張榮 詹偉業 盛楚宜

2022年03月10日09:09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減輕家庭養育負擔。這一系列政策引發大家熱議。

生育,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民生幸福,一頭又連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如何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讓人民有意願生,更有能力養,是當下值得討論的問題。在第三季《兩會夜話》第三期節目中,欄目主理人、人民網總編輯羅華,人民網主播盛楚宜,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嗶哩嗶哩UP主可媽可嗎,北京朝陽醫院婦產科醫生吳龍來到現場,並連線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共同探討人“生”之於人生這一復雜命題。

人生大事 需共同撐起屋檐之下一方煙火

節目開場,由一個情景劇引出本期話題。“是否准備好要孩子了?”是個復雜的問題,這背后的一系列擔憂使大家無法輕易給出答案。主播與可媽、吳龍醫生首先針對生育孩子的瑣碎日常進行交流與探討,十月懷胎的背后書寫著每一位母親孕育新生命的不易,以及初為人父人母甜蜜的煩惱。

人民網《兩會夜話》(第三季)節目現場。人民網記者 呂強攝

節目現場播放了人民網各地方頻道的街採短片,短片呈現了大家對於三孩生育政策的看法以及個人的生育意願。同時,節目連線本期大學生觀察團成員中國傳媒大學學生甘番雲、中國傳媒大學學生曾宇昕和南昌大學學生李可溢,表達了即將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們對於生育的思考。

針對幫助女性緩解分娩“十級疼痛”的方法,吳龍醫生向大家科普了臨床中常見的幾個減輕分娩疼痛的方法。第一個就是無痛分娩,在腰上打椎管內麻醉。他強調,無痛分娩並不是一點都不疼,而是分娩鎮痛。第二個是拉瑪澤呼吸法,把對宮縮疼痛的注意力轉移到呼吸上。還有一個是輔助設備,在背上或骶骨貼電極片,通過電流的刺激,緩解一部分疼痛。

提到經濟壓力,可媽表示,父母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給孩子最好的就可以了,很多花費也許是因為父母們“內卷”競爭才產生的額外費用,是為了安撫父母內心的焦慮。

針對大學生提出的“沒精力,沒時間,沒人帶”的問題,主播與嘉賓討論得出,絕對的“平衡”是不存在的。工作和家庭所需要的投入,以及對每個家庭整體的要求和負擔,都應視情況而定。生育這件事,絕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消耗人力、精力、物力、財力,需要另一半的擔當,需要家庭的支撐,也需要全社會都有同理心、包容心和責任心。

國之大者 解讀生育“數字”背后的趨勢

人民網《兩會夜話》欄目主理人、人民網總編輯羅華(中),人民網主播盛楚宜(左)與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在節目現場。 人民網 袁悅攝

在討論完“生育”會帶給每個個體家庭生活帶來的“苦”與“甜”后,主播邀請人民網總編輯羅華與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進一步探討分析生育率數字背后的經濟、社會成因。

談到如今生育意願降低的原因,蘇劍教授表示,第一個是人們的生育文化或者理念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第二個因素是生育成本的上升。第三個是生育的收益也在下降,以前常說“養兒防老”,現在更多想要心理和情感上的收益。第四個方面,婦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對此羅華深有同感,“現在人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某種層面上,這也體現了社會的進步,但同時也帶來的一些新的問題,需要我們正視這些問題。”

針對人口出生率下降會帶來的經濟影響,蘇劍表示,人口老齡化和經濟增長之間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育意願是自然下降的,這個下降導致的必然結果就是少子化。少子化和長壽化合在一塊就是老齡化,隨著老齡化,整個經濟的增速又會下降,所以,這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

蘇劍分析:“我們在宏觀經濟的研究中,從中長期看,我們會關注經濟生產能力的增長率。生產能力無非決定三個因素:一個是技術水平,一個是勞動力的數量,還有一個就是資本的數量,他們的增長率決定了一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也就是市場能力的增長率。”

他說,除了勞動力的下降,老齡化會導致技術進步率下滑,另一方面,老年人儲蓄率比較低,基本上是淨消費者,導致資本增速也會降下來。

因此,政府實施“兩孩”“三孩”政策,是應對當前人口結構發生重大轉折性變化作出的決策部署。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保持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

生育友好 讓人民有自由選擇的底氣

針對當下社會發展趨勢,國家加大生育政策頂層設計,為三孩生育政策提供配套支持措施,來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聚焦具體政策與措施,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連線加入了討論。

人民網《兩會夜話》(第三季)連線賀丹委員。人民網記者 呂強攝

賀丹提出,“生育友好型社會的構建,首先要放在家庭友好的概念裡面去,它的含義和覆蓋面更廣。因為創建生育友好的政策制度環境不僅是在家庭層面和年輕人生育層面給予支持,全生命周期都應該創建有利於家庭養育子女的環境。”

針對具體的政策保障,賀丹提出,應構建三個重要的基本制度。一個是普惠托育服務制度,這對保障雙職工家庭,特別是中等收入群體的家庭,促進女性的職業發展和家庭平衡責任作用巨大。第二個是生育保險制度,有利於平衡企業負擔,同時消除女性就業過程中的歧視現象。第三個是生殖健康服務制度。現在年輕人結婚、生育的年齡越來越晚了,生育之前的生育保護期越來越長了,因此需要我們提供更多的生殖健康服務、宣傳和教育,同時也需要更多輔助生殖方面的技術服務。

羅華表示,通過國家完善生育政策的各項配套措施,支持想生的,幫助晚生的,理解不生的,同時解決育兒、托幼相關的問題,就是朝著一個生育友好型的社會邁進。就政府而言,還會出台更多的相關措施,目的是減輕家庭的育兒負擔。就企業而言,要履行社會責任,盡力而為,出台一些措施,幫助職工解決部分生育負擔,保障女職工就業合法權益,幫助職工平衡好事業和家庭的關系。就家庭而言,夫妻雙方應共同分擔育兒責任,這也是提高生育意願的基礎。

生育是個體和家庭的選擇,要讓人們有意願生,更有能力養,讓父母能呵護孩子的成長,更能豐盈自己的人生。將生育、養育、教育一體考慮,全社會合力,撐起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未來。 

(責編:宋美琪、秦華)

最新報道

    2022全國兩會調查結果出爐

特別策劃

    “兩會有你 每日競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