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夜话》: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共撑屋檐下一方烟火

张荣 詹伟业 盛楚宜

2022年03月10日09:09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这一系列政策引发大家热议。

生育,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民生幸福,一头又连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如何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让人民有意愿生,更有能力养,是当下值得讨论的问题。在第三季《两会夜话》第三期节目中,栏目主理人、人民网总编辑罗华,人民网主播盛楚宜,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哔哩哔哩UP主可妈可吗,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医生吴龙来到现场,并连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共同探讨人“生”之于人生这一复杂命题。

人生大事 需共同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

节目开场,由一个情景剧引出本期话题。“是否准备好要孩子了?”是个复杂的问题,这背后的一系列担忧使大家无法轻易给出答案。主播与可妈、吴龙医生首先针对生育孩子的琐碎日常进行交流与探讨,十月怀胎的背后书写着每一位母亲孕育新生命的不易,以及初为人父人母甜蜜的烦恼。

人民网《两会夜话》(第三季)节目现场。人民网记者 吕强摄

节目现场播放了人民网各地方频道的街采短片,短片呈现了大家对于三孩生育政策的看法以及个人的生育意愿。同时,节目连线本期大学生观察团成员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甘番云、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曾宇昕和南昌大学学生李可溢,表达了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们对于生育的思考。

针对帮助女性缓解分娩“十级疼痛”的方法,吴龙医生向大家科普了临床中常见的几个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第一个就是无痛分娩,在腰上打椎管内麻醉。他强调,无痛分娩并不是一点都不疼,而是分娩镇痛。第二个是拉玛泽呼吸法,把对宫缩疼痛的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还有一个是辅助设备,在背上或骶骨贴电极片,通过电流的刺激,缓解一部分疼痛。

提到经济压力,可妈表示,父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就可以了,很多花费也许是因为父母们“内卷”竞争才产生的额外费用,是为了安抚父母内心的焦虑。

针对大学生提出的“没精力,没时间,没人带”的问题,主播与嘉宾讨论得出,绝对的“平衡”是不存在的。工作和家庭所需要的投入,以及对每个家庭整体的要求和负担,都应视情况而定。生育这件事,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消耗人力、精力、物力、财力,需要另一半的担当,需要家庭的支撑,也需要全社会都有同理心、包容心和责任心。

国之大者 解读生育“数字”背后的趋势

人民网《两会夜话》栏目主理人、人民网总编辑罗华(中),人民网主播盛楚宜(左)与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在节目现场。 人民网 袁悦摄

在讨论完“生育”会带给每个个体家庭生活带来的“苦”与“甜”后,主播邀请人民网总编辑罗华与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进一步探讨分析生育率数字背后的经济、社会成因。

谈到如今生育意愿降低的原因,苏剑教授表示,第一个是人们的生育文化或者理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二个因素是生育成本的上升。第三个是生育的收益也在下降,以前常说“养儿防老”,现在更多想要心理和情感上的收益。第四个方面,妇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对此罗华深有同感,“现在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某种层面上,这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的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正视这些问题。”

针对人口出生率下降会带来的经济影响,苏剑表示,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意愿是自然下降的,这个下降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少子化。少子化和长寿化合在一块就是老龄化,随着老龄化,整个经济的增速又会下降,所以,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苏剑分析:“我们在宏观经济的研究中,从中长期看,我们会关注经济生产能力的增长率。生产能力无非决定三个因素:一个是技术水平,一个是劳动力的数量,还有一个就是资本的数量,他们的增长率决定了一个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也就是市场能力的增长率。”

他说,除了劳动力的下降,老龄化会导致技术进步率下滑,另一方面,老年人储蓄率比较低,基本上是净消费者,导致资本增速也会降下来。

因此,政府实施“两孩”“三孩”政策,是应对当前人口结构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作出的决策部署。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生育友好 让人民有自由选择的底气

针对当下社会发展趋势,国家加大生育政策顶层设计,为三孩生育政策提供配套支持措施,来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聚焦具体政策与措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连线加入了讨论。

人民网《两会夜话》(第三季)连线贺丹委员。人民网记者 吕强摄

贺丹提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构建,首先要放在家庭友好的概念里面去,它的含义和覆盖面更广。因为创建生育友好的政策制度环境不仅是在家庭层面和年轻人生育层面给予支持,全生命周期都应该创建有利于家庭养育子女的环境。”

针对具体的政策保障,贺丹提出,应构建三个重要的基本制度。一个是普惠托育服务制度,这对保障双职工家庭,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的家庭,促进女性的职业发展和家庭平衡责任作用巨大。第二个是生育保险制度,有利于平衡企业负担,同时消除女性就业过程中的歧视现象。第三个是生殖健康服务制度。现在年轻人结婚、生育的年龄越来越晚了,生育之前的生育保护期越来越长了,因此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生殖健康服务、宣传和教育,同时也需要更多辅助生殖方面的技术服务。

罗华表示,通过国家完善生育政策的各项配套措施,支持想生的,帮助晚生的,理解不生的,同时解决育儿、托幼相关的问题,就是朝着一个生育友好型的社会迈进。就政府而言,还会出台更多的相关措施,目的是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就企业而言,要履行社会责任,尽力而为,出台一些措施,帮助职工解决部分生育负担,保障女职工就业合法权益,帮助职工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就家庭而言,夫妻双方应共同分担育儿责任,这也是提高生育意愿的基础。

生育是个体和家庭的选择,要让人们有意愿生,更有能力养,让父母能呵护孩子的成长,更能丰盈自己的人生。将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全社会合力,撑起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未来。 

(责编:宋美琪、秦华)

最新报道

    2022全国两会调查结果出炉

特别策划

    “两会有你 每日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