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兩會聚焦)

本報記者  廖睿靈  申孟哲  李  貞

2023年03月07日06: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①:重慶市奉節縣白帝鎮八陣村,村民喜滋滋地展示剛採摘的臍橙。
  新華社記者 黃 偉攝
  圖②:廣西壯族自治區蒙山縣蒙山鎮北樓村,蔬菜大棚、健康步道、農居與河流遠山等構成一幅和美的鄉村新圖景。
  林志清攝(人民視覺)
  圖③: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的博斯騰湖大河口景區,冬捕活動現場魚躍人歡。
  年 磊攝(人民視覺)
  圖④:吉林省大力發展冰雪產業,“冰雪經濟”逐漸成為當地鄉村振興新引擎。圖為游客在長白山景區體驗雪地摩托的樂趣。
  呂昊俊攝(人民視覺)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我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

  ——習近平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對經濟社會發展多領域、各方面工作作出部署。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將接續奮斗,向著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闊步向前。

  要逐步實現整體富裕、普遍富裕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我們的共同富裕,是要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逐步實現整體富裕、普遍富裕。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

  “中國式現代化與共同富裕具有內在統一性。”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常委欒新說,“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她表示,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中國民主促進會將堅持以人民期盼、民生需求為參政議政重點,在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完善養老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開展民主監督,助推政策落實,為促進共同富裕獻智獻力。

  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不少代表委員說,帶動全體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應當著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認為,推進鄉村振興要更好發揮“能人”的帶動作用。加快培育一大批愛農業、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村經濟帶頭人”,就會形成撬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致富的有力支點。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之間的關系。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才能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桃花源街道天山堡村黨支部書記冉慧說,“我們將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源源注入活水,走共同致富之路,創造高品質生活。”

  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推進共同富裕,進展如何?數字是最直觀的答案——

  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經過八年持續努力,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96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易地搬遷,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要著力改善農村生活質量、提高人均收入﹔因地制宜,結合當地資源優勢開發特色產業﹔大力發展集體經濟,讓先富帶動后富。”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黨委書記陳曉拴說,通過積極開發各類旅游資源,皇城村建成國家5A級景區“皇城相府”,發展農家樂、特色民宿和相關商戶400多個,解決村民就業約3000人。“我們堅持走集體經濟道路,在打響景區品牌的同時,不斷開發周邊旅游資源,幫助村民致富增收。今年春節期間,景區接待游客人次基本恢復到疫情前同期水平。鄉村旅游又熱起來,村民們干勁十足。”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名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錦秀,多年來在鄂豫皖三省大別山區帶著村民飼養黑山羊,以“大別山黑山羊”這一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為“名片”,闖出一條脫貧致富之路。“走向共同富裕,要以特色產業為抓手來促進鄉村振興,讓大山裡的特色農產品‘廣為天下知,廣為天下吃’。”劉錦秀說。

  作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浙江近期公布的一組數據引人注目:2022年,浙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65元,比上年增加2318元。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2年的2.37下降到2022年的1.9。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曲永義說:“城鄉居民收入比倍差越小,說明城鄉貧富差距越小。零點幾個百分點的‘微差別’,見証著城鄉居民收入的大變化。”

  “浙江被賦予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使命,這對企業發展戰略也提出了新要求。”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說。集團將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目標相結合,投入10億元在杭州蕭山浦陽鎮謝家村、徑游村、安山村建起“謝徑安·傳化和美鄉村”,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新模式,打造高科技農業產業集群,形成以種子種苗、花卉園藝、蔬果糧油等生態高效農業為特色的和美鄉村,有效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手牽手奔向共同富裕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我國將“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等。代表委員們表示,將立足推進共同富裕,腳踏實地建設更加美好的中國。

  “企業是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載體。”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雲杰說,公司通過打造創業平台,幫助人們實現創業夢想,同時利用“創客制”激發員工活力,讓每一位員工都有可能通過創業獲得成功。“我們將繼續以‘實現人的價值最大化’為主線,鼓勵創客創新創業,激發每個人的創造精神,手牽手奔向共同富裕。”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讓我們備感振奮。”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岷江村黨委書記陶勛花說,“我們村依托生態資源稟賦,積極探索鄉村產業轉型新路徑,引進一批創意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資源變成了資產,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村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鄉親們的小日子越過越滋潤。”陶勛花表示,為了帶動更多人走上致富路,岷江村還發展了小微盆景、蜀繡和手工編織項目,幫村民靈活就業。現在,越來越多村民參與其中,拓寬了增收渠道。

  “發展蜂糖李產業,讓我們全村人的生活發生了巨變。”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六馬鎮致富村黨支部書記盧丹說。憑借乒乓球大小的蜂糖李,去年六馬鎮入選農業農村部“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十億元鎮”名單。特色產業日漸壯大,不僅帶動當地村民脫貧致富,還吸引不少外流人員返鄉創業。“眼下正是李子開花的時節,等不到完全成熟,全國各地的客商就會來和農戶們簽訂單、選產品了。今年,我們打算把‘農旅結合’搞起來,用好民宿、露營等休閑旅游方式,把致富村的招牌擦得更亮。”盧丹樂呵呵地說。

(責編:白宇、胡永秋)

最新報道

    人民網2023兩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