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微觀察

奮進黑龍江:糧倉更滿、風光更美、工業更強! 

人民網記者 申佳平

2023年03月11日12:06   來源:人民網

“黑龍江牢記‘國之大者’,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堅決扛起維護國家‘五大安全’政治責任,守好祖國‘北大門’。”3月7日,黑龍江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王一新在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黑龍江代表團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發布會上,9位全國人大代表一同描繪黑龍江發展藍圖,表達對黑土地深切的希望與期盼。

“多種糧、種好糧”,構建中國大糧倉

佳木斯市市長叢麗說,黑龍江省土地廣闊、地力肥沃,10年來累計為國家貢獻了1.47萬億斤糧食,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端牢中國飯碗,培育中國米糧,黑龍江期盼著更多優秀人才的創新力量。

王一新當場發出共建“中國大糧倉”的“英雄帖”:“我代表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廣邀天下有志於食品工業的朋友聚首龍江,共同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

“抓質量、重科技”,發展中國大工業

大慶油田是黑龍江的另一塊“寶田”。油田中不僅產出了“黑色黃金”,也釀出了以大慶精神為代表的寶貴精神食糧。

“大慶油田在過去60多年裡,創造了原油產量、上繳稅費、原油採收率‘三個第一’的油田開發奇跡。在傳統油層石油儲量日漸衰減的背景下,在大慶又發現了新的頁岩油,相當於‘大慶底下又找到一個大慶’。”王一新介紹。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赫從大慶精神說起,表示未來要抓好原油高質量穩產,弘揚嚴實作風,建設世界一流現代化百年油田。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陸文俊表示,中國一重作為“大國重器”和中國制造業的“第一重地”,未來會持續深化改革,堅持創新驅動,不斷砥礪前行。

“優服務、強保障”,改善營商大環境

產業是發展根基,企業是經濟細胞。對於企業而言,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能缺少。

“近年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決心,採取一系列針對性措施,強力優化營商環境,改善效果讓越來越多的外來投資者感到驚喜,並為之點贊。”王一新說道。

數據顯示,2022年黑龍江全省新開辦企業56.5萬戶。實際利用省外資金2975億元,增長47.9%。

“作為一名在黑龍江奮斗了20年的民營鋼鐵企業家,這幾年,我感覺到營商環境持續改善、越來越好!”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祥動情地說道,20年來黑龍江政務服務環境不斷改善,政府法治化、市場化的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新環境、新產業、新活力”,保護發展大生態

大森林莽莽千裡,大濕地廣袤壯闊,大江河煙波浩渺,這一切都離不開生態發展觀念的轉變。王一新表示,黑龍江近年來全力地營林造林,對退化草原進行生態修復治理,使得祖國北方的生態屏障更加牢固。

“點‘雪’成金、點‘綠’成金,撬動了一座座‘金山銀山’。”哈爾濱市市長張起翔代表為當地旅游代言,講述黑龍江近年來如何一步步把“冷資源”變成了“熱經濟”。

良好的生態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韓雪鬆也表示,黑龍江全力推進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產業加速發展,正在努力實現換道超車,制勝經濟發展新賽道。

“拓市場、迎未來”,構筑開放新高地

“近年來,黑龍江持續推進固邊興邊富民行動,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可喜進步。”王一新介紹,黑龍江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對外開放取得了積極進展,沿邊的若干口岸都開通了互市貿易。

黑河市市長趙榮國以黑河開放歷程舉例,提出加快建設高水平開放龍江,構筑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以開放爭取資源、做大經濟、拓展市場、贏得未來。”趙榮國說。(實習生陳沛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武笑、秦華)

最新報道

    人民網2023兩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