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4日06: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高春艷代表——
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人口眾多是中國的基本國情,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黑龍江省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推廣研究員高春艷代表表示,要團結一心、拼搏奮斗,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促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深度融合,系統推動農業科技創新,積極推廣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強化公益性服務功能,打通農技為農服務“最后一公裡”。
“未來會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更足的干勁,持續提升農技推廣服務能力水平。”高春艷代表表示,要讓新技術新品種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賦能助力,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本報記者華璐月整理)
張鎖江代表——
依靠人才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團結就是力量,奮斗開創未來。”中國科學院院士、河南大學校長張鎖江代表表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尊重教育規律,以培養創新型人才、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培育壯大新動能為發展目標,答好“教育強國、高校何為”的時代課題。
張鎖江代表表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要加強以高質量為導向的教育模式改革,培養面向國家發展需要的人才,在教育教學中提高實踐實習環節比重,培育創新創造能力。強化有組織科研,夯實人才、平台和政策基礎,充分發揮科研對人才培養的作用,進一步引導高校師生把個人奮斗匯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洪流。
(本報記者張文豪整理)
孫曉光委員——
始終同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近年來,我們聚焦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項目,提升改造老舊小區,加快供熱管網改造。與此同時,拓展城市綠色空間,加大力度增綠補綠,提升主次干道街景綠化。”天津市東麗區副區長孫曉光委員說,在有序推進城市更新過程中延續城脈、文脈、商脈,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孫曉光委員表示,要不斷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時刻牢記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始終同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真抓實干、埋頭苦干、久久為功,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本報記者李林蔚整理)
歐彥伶委員——
發揮經營主體積極性創造性
“力量生於團結,幸福源自奮斗。要發揮經營主體積極性創造性,帶動更多人富起來,凝聚起團結奮斗的強大合力。”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商務局局長歐彥伶委員介紹,當地以服務企業需求為重點,聚焦企業遇到的實際問題,大力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聯合文旅部門,借助貴南高鐵正式開通后客流增長的契機,舉辦各類文旅促消費活動,拉動餐飲、住宿等行業發展。
歐彥伶委員建議,搭建產銷平台,進一步整合產品資源、拓展銷售渠道,讓更多經營者參與到特色產品的市場拓展、品牌培育中來,持續做大市場蛋糕,不斷分享發展紅利。要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和農產品出村進城,滿足農村居民消費升級需要,推動城鄉生產和消費有效銜接。
(本報記者劉博通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04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