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全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地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海南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侧记 

人民网记者 赵静

2024年03月11日14:13   来源:人民网

开放日现场。人民网记者 赵静摄

3月7日下午,海南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来自67家境内外媒体的150多名记者,涌入职工之家三层的活动现场,架起了“长枪短炮”。提问与回答,交流和探讨,从中不难感受到人们对海南发展的高度关注和期待。

人民日报记者首先提问:“请问冯飞书记,海南省将如何发挥比较优势,以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重点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因地制宜谋划。第二方面,科学把握规律。”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冯飞表示,因地制宜谋划,就是要科学分析海南的比较优势、比较劣势,从而找准定位,精准发展。冯飞表示,概括而言,海南具有两大比较优势:自然环境的比较优势、政策和开放红利的比较优势。

“我重点讲自然环境的比较优势。我一直强调,海南叫‘三度一色’。”所谓“三度”,是指温度优势,深度优势,纬度优势。所谓“一色”,是指海南的绿色,即生态优势。正是基于对比较优势的科学分析,海南将发展南繁种业、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产业链,加快推进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石化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我们提出的目标是作为全国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以这个目标为统领,来形成其独特的优势。”冯飞说。

开放日现场。人民网记者 赵静摄

问答中,多位记者的提问都指向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情况。有外媒记者问:在当前逆全球化风潮下,海南自贸港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将以哪些举措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也有记者提问:2025年底,海南将启动全岛的封关运作,目前的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开放是海南自贸港的本质特征。开放不充分,也就算不上是真正的自由贸易港。”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小明表示,海南自贸港建设启动以来,外贸和外资规模均大幅度增长。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得益于海南持续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刘小明说,下一步,海南将优化“办成事”的机制、打造“好办事”的环境、形成“办好事”的生态,做好“优化服务、指标赶超、强基固本”三件事,让营商环境这个“金饭碗”含金量更高、成色更足。

“现在,自贸港建设走到了成型起势的阶段。”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委常委、秘书长、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主任倪强说,从政策制度落实来看,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五个自由便利和一个安全有序流动”为主骨架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加快落地。从对外开放成效看,首先是制度型开放,自贸港重点要在制度型开放上下功夫。

倪强以具体数据回答说,在境外律师执业资格、教师从业资格等10个领域的开放上,海南已经实现“首单”突破;在知识产权、船舶注册等方面,海南已累计发布制度集成创新案例16批140项,其中11项全国推广,6项全国通报表扬。

问答之间,一个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探索制度型开放而努力奋斗、贡献更多经验的海南,令人充满期待。

(责编:高清扬、秦华)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