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吳茜薇
2025年03月08日13:57 來源:人民網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集體採訪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 苗子健攝
“委員通道”上,10位政協委員,在約50分鐘裡爭相“代言”。
“物理學是美麗的,其中蘊含著令人贊嘆的原理。”“西部陸海新通道把螺螄粉送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誠邀大家來旅居雲南,深度體驗‘雲南生活’。”
……
3月7日上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集體採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有的委員化身“推薦官”。
“方忠委員,您覺得物理學基礎研究枯燥嗎?”
“我從事物理學基礎研究已有30多年,內心很充實,有很多的成就感與幸福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長方忠說。
“經過多年積累,我國物理學的基礎研究取得很大進展,並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忠舉例,高溫超導、拓扑固態、量子科技等研究,電動汽車用到的鋰電池,都是物理學基礎原理催生出來的。
在現場,方忠誠摯發出邀請,希望有志從事物理學基礎研究的年輕人,能夠加入科學家的隊伍,為建設科技強國多作貢獻、作大貢獻。
中醫藥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現場有記者提問:“中醫藥走出去靠的是什麼?如何讓中醫藥既能走出去,又能落地生根?”
“我們走出去憑的是實力,靠的是療效。”在“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原副院長徐鳳芹自信大方地說。
為何如此篤定?時針撥回2022年,徐鳳芹帶隊赴柬埔寨提供中醫藥抗疫和特色診療服務。經過中醫治療,一名失聰20年的柬埔寨女孩逐漸恢復了聽力喊出了“媽媽”,一名摔倒后長期坐輪椅的患者站了起來……
“醫療隊在柬一年服務民眾3.4萬人次,復診率高達67%。”徐鳳芹說,中醫藥以其特有的療效推動促成了中國—柬埔寨中醫藥中心成立,成為中醫藥走出去落地生根的范本。
目前中醫藥已推廣到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醫藥為世界各國人民提供了中國處方,貢獻了中國智慧。”徐鳳芹說。
有的委員爭當家鄉“品牌大使”。
“我從廣西來,歡迎大家到廣西游覽甲天下的山水,吃酸辣爽口的螺螄粉,親身感受新通道帶來的新變化。”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副總經理張樹新在“委員通道”上推介廣西,不僅在山水,還在於一個“新”。
“新通道”帶來新變化。西部陸海新通道是連接中國西部與世界的重要物流和經濟走廊。目前,這條新通道班列年開行量已突破1萬列,通達全球127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
從重慶到東盟國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一輛新能源汽車,相比傳統運輸方式,時間可以減少15—20天﹔2024年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出口的汽車及相關散件達到3.5萬標箱,同比增長25%。
西部陸海新通道不僅承載著物流運輸重任,還緊密關聯著民生,連接著民心,助力小產業開拓大市場。
“甘肅的土豆、寧夏的枸杞、重慶的檸檬、廣西的白糖,搭乘新通道班列銷往海外。”張樹新笑著說,“柳州的螺螄粉也借助西部陸海新通道遠銷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香飄海外。”
談及家鄉,全國政協委員、鈺尼文化藝術傳承中心創始人楊鈺尼也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
“我是從小就在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梯田裡成長起來的‘95后’哈尼族姑娘,如今成為一名非遺保護傳承人。”楊鈺尼介紹,為了讓非遺也能很潮、很酷,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她和其他青年工作者,將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現代舞、流行樂等元素和非遺結合在一起,讓非遺綻放新的活力。
在楊鈺尼看來,非遺保護是持續創新的青春事業,期待能夠有更多青年與非遺雙向奔赴。
“叮鈴鈴……”隨著人民大會堂內的鈴聲響起,委員們開始入場就座,會場重回安靜。
場外的關注仍在持續,委員們分享履職故事時流露出的真情實感,已經定格在群眾心間,對未來發展的建議讓人們看到一個奮進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