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专题封面 热词:两会调查|问总理|热搜榜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政协新闻网
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驻德大使谈中德关系:对中友好是德国跨党派的共识

2013年03月06日17:29    来源:中国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驻德大使谈中德关系:对中友好是德国跨党派的共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委员在政协分组讨论上。吴琼静 摄

3月5日,在全国政协对外友好界别的小组讨论会之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接受了中国网的专访,全方位解读中德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关系。

【关键词】德国大选是否会影响对华政策

问:德国将于今年秋季举行大选,您认为这将对中德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史明德委员:去年是中德关系建交四十周年,中德关系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是空前的,可以说是走在中国与欧洲各国关系的前列。去年8月份默克尔访问中国,带了9个内阁成员,中方有13个部长参与,达成了广泛的一致;我们跟德国的贸易,占到中国跟欧盟27个国家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大于中国跟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贸易总额。目前,德国有7000多家企业在中国投资生产,中国到德国去的企业有2000多家,这个规模也是空前的;从人员往来方面,我们每年有40多万人去德国,德国到中国有30多万人,所以说是非常的密切。在我看来,发展对华关系,重视对华合作,是德国跨党派的共识。所以,无论9月份大选的结果如何,我认为对华政策不会发生变化,德国政府重视对华友好的思路也不会变化。无论大选是什么颜色的政府上台,这点都是共识,我本人对此抱有很大的信心。

【关键词】马肉事件&食品安全

问:这段时间欧洲也爆出了诸如“马肉事件”,“假生态鸡蛋”等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史明德委员: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逐利益,置消费者的安全于不顾。食品安全问题爆出之后,德国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加强监督和立法,加强追查等。我想这方面出的问题,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国家这些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我认为这方面确实可以有很多合作的空间,国际上也应该多加强交流。

【关键词】中国经济转型与德国

3月5日,在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中国经济谋求转型升级,已是各方面的共识。您觉得这对于德国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

史明德委员: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比如更加注重创新,节能、环保等,这些领域正好是德国的优势所在。我们的经济转型将为中德合作开辟新的领域。对此,德国的经济界、企业界积极性很高,去年一年,欧盟对华投资减少了5%,但是德国对中国的投资却逆势增加了29%。所以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两国的经济合作的领域会更宽更广。

【关键词】德国在高技术转让方面可否更开放?

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时,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多位欧洲国家政府首脑都提出请求,希望中国在资金方面伸出援手。但反观欧洲对华,却在一些高技术转让领域,态度保守。您认为他们在这方面是否能够更开放一些?

史明德委员:应该说相比美国,欧洲在技术转让方面是很开放的,尤其德国,他是欧洲国家中最开放的。像我们的制造业,汽车、化工、机械制造方面,主要得益于跟德国的合作。当其他国家都经济衰退之时,德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却逆势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德国坚持实体经济,坚持发展制造业,在这方面,我们和德国有很多共同点,中德同为最大的经济实体和制造业大国,这方面有很多合作的基础。当然,随着我国竞争力的增强,合作的阻力也相对会越来越大,在对中国的技术转让方面,中国企业的市场进入方面,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所以说,我们越发展,竞争力越强,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越多,挑战也会越大,我们也要做好思想准备。就像爬山一样,前半段可能很轻松,但越往上爬就会越累,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模仿阶段已趋于结束,更多的要靠自主创新,提高自己的水平,两条腿走路更重要。(记者 吴琼静)

分享到:
(责任编辑:樊攀(实习生)、封欢欢)

硬新闻

视听

热搜词热搜人物议案提案新闻

舆情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