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武警战士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驻地外站岗执勤。 (人民网记者 叶欣 摄)
人民网3月5日电(记者 叶欣)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刚刚结束,我便背着相机,提着电脑,匆匆赶往代表团驻地采访。
这是我第一次进驻地,刚步入驻地宾馆外大街,便远远地看到宾馆前里外三层都有武警站岗,一种敬畏感油然而生。我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甚至显得有点战战兢兢。
我的一只脚刚迈入宾馆院墙,便被一只手果断地给制止了。我不由得一惊,心想,我的脖子上不是挂着两会记者证么?
“同志,可否举起您的证件?”拦住我的那位武警战士说。让我吃惊是,他的语气中并没有我想象的那种严厉,而是透着一股平和亲近。
我迈着小步,慢慢地过了第一个关卡。没走几步看到第二个关卡,我便蹭地一下定住了,局促地举着记者证示意武警。
没想到,第二个关卡的两位武警战士居然都笑了, 其中一位说,:“同志,您可以再走近一些么?”
好吧,原来是我离他们太远,以至于他们看不清我记者证。等走到跟前,其中一位接过我的记者证,仔细的看了我的照片,又反复对比了我本人和照片。
“怎么,我和照片上长得不像么?”我打趣地问,心情也轻松了许多。
“同志,请进。”两位武警战士微笑着示意我可以进入宾馆了。
进入宾馆便开始接受安检,跟机场的安检一样。我很配合的把我的大包小包,以及各类物品送进了安检机,自己也很配合的站到规定的位置接受安检。给我安检的是一位彬彬有礼地女警官。
也许是因为路上的奔波,也许是因为进入宾馆前的稍许紧张,我居然出了很多汗。这让我特别狼狈尴尬。
“记者真辛苦呀,”这位女警官边检查边轻声地对我说,宛如一个姐姐心疼自己的妹妹。
那一瞬间,我突然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动,本想说,“您也一样辛苦了,”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柔软地两个字“谢谢。”
其实,代表团驻地的“关卡”并没有那么难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其实不该被我们各自的职业所拉开。相反,只要我们都有一颗亲和之心,再威严的关卡都能变成轻松的“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