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 华
2013年03月08日04: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我们可以有信心、负责任地说,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证的”
提问人
王天戈委员
台盟吉林省委主委
郭凤莲代表
山西昔阳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
梁丽娜代表
广西陆川县陆河村党总支书记
我国粮食生产在“九连增”后能否继续增产?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突出,明天谁来种地?带着代表委员们的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十连增”能实现吗?
粮食安全有保障,力争实现“十连丰”
王天戈委员很关心我国的粮食安全:“这两年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的进口增幅很大,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粮食供给存在问题?粮食生产能够实现‘十连增’吗?”
“关于粮食安全问题,我想先说两句话:一是十几亿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必须立足国内基本解决吃饭问题;第二句话是,我们可以有信心、负责任地说,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证的。”甫一落座,韩长赋就表明了观点。
那为何粮食进口量增加了?韩长赋表示对此要做具体分析。2012年,我国进口小麦、玉米、大米三种主粮200亿斤,主要是满足国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进行品种结构调剂。另一个原因是价格因素,以大米为例,越南大米进口到我国,加上运费等成本还比国内便宜10%以上。
“此外,有几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韩长赋告诉记者,2012年三大主粮进口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0多亿斤,但全国各类粮食企业的库存同期却增加了几百亿斤。国际上保障供给的标准是人均粮食超过400公斤,我国去年达到人均435公斤。再来看粮食自给率,2012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自给率为98%,粮食产量连续两年稳定在1.1万亿斤的新台阶上,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国实现了粮食总量平衡,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有保障的。
尽管如此,韩长赋表示,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农业部将按照中央要求,把千方百计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今年的目标是‘两增一稳’,就是夏粮增产、早稻增产、秋粮稳定,努力实现‘十连丰’!”
明天谁来种地?
劳动力总量富余,要培育新型农民
郭凤莲代表问:“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60%以上,他们大多不愿回乡务农。现在种地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明天谁来种地?”
“明天谁来种地,确实是个新问题。从中国国情来看,不是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不是种不过来,而是怎么种得更好。”韩长赋分析说,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量还是富余的,但结构上存在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离开农村,老人、妇女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农户兼业化、副业化趋势明显。
韩长赋表示,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的挑战,必须在稳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另一方面,还要创新制度和政策,吸引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农业领域大显身手,发挥聪明才智。
如何力争农民增收“十连快”?
对“三农”加强扶持,促增收四轮驱动
来自农村的梁丽娜代表最关心农民收入,“目前,农民收入已实现‘九连快’,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如何保证农民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力争‘十连快’”?
“收入问题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韩长赋高兴地谈起3个数据:农民收入增幅连续3年超过两位数,连续3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3年下降。
韩长赋说,“要建立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在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中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对农民的支持、对农村的倾斜。”韩长赋说,“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拓宽农民就业创业空间,增加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等。”
谈到农民增收,韩长赋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把农民收入比作一辆汽车的话,那我们就要四轮驱动促增收。其中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是一个轮子,农民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是一个轮子,这俩是主轮子。还有两个轮子是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目前占的比重还不大。只有四轮一起驱动,农民增收才能跑得快一些、远一些,遇到困难和沟坎的时候劲儿能大一些!”
(问题搜集:本报记者魏本貌、冀业、庞革平)
视觉统筹: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