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5日08: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会主委戴秀
不能“虚热实冷”
留人和引智, 待遇要到位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人的因素很关键。”戴秀英委员指出,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够,既留不住人才也招不到人才,很多地区的公共服务人员年龄老化明显。
“这些地区公共服务领域的工作人员工资少得可怜,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如何让他们去服务群众?你不能老是表彰、鼓励、树典型,表面上搞得热热闹闹,可对服务者的待遇——工资、职称甚至户口难题,却不闻不问。农村教师、农村医生、农村文化工作者,这些人才留不住,公共服务的质量怎么能上去?”戴秀英委员建议,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因地制宜,特别是鼓励收入、待遇的差异化,比如向贫困地区多倾斜,以提升公共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前,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偏低、职称评定也受所在医疗机构职称职数的限制。影响了医学院校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执业的积极性。”钱海鑫代表建议,国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医学、文化、教育等专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能让他们在基层安居乐业,把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落到实处。此外,应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通过多途径培训的方式,不断提高一些资质相对较差人员的专业水平。